(2009年第06期)
自1989年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李鸿斌长期在舟山从事海岛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强,工作卓有成效,是舟山市林业战线的业务骨干,为舟山的果树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李鸿斌在果树方面专业能力突出,是舟山市果树专家,被广大群众称为“舟山果树第一把剪刀”。在近二十年的平凡工作岗位上,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先后多次荣获省第九届“讲联想、比贡献”竞赛先进个人、舟山市“百名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市农林系统先进个人、市级新渔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等称号。
积极开展科技与推广工作 取得良好的“三大”效益
李鸿斌针对舟山海岛地区果树与林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海岛生态绿化建设,积极引进和开发各类果树及林木优良品种,组织参与了大量的试验与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早在1992年,他下乡调查乡土果树资源时,在定海区白泉镇皋泄村庙后庄(当时为皋泄乡)发现一株树龄达70余年的柚树,经过对其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认该树具有丰产、稳产、抗性强、果实品质佳等特点。申请主持“皋泄香柚良种资源开发与研究”项目后,在白泉镇皋泄村开发香柚1300亩示范基地,1998年项目完成,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调整舟山果树品种结构,淘汰低劣品种,适应市场需要,其主持的“柑橘高接换种技术”市级星火项目,自2003年实施以来,平均每年举办高接换种技术培训班8~10期,受训果农累计近2000人次,引进不知火、天草、日南、清香等20几个优良柑橘品种,建立了500亩示范点,一批低产劣质柑橘品种得到了改造。由其主持的“椪柑引种试验”项目获得定海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帮助定海城东街道三官堂村建立示范生产基地,面积500余亩,使村民年增收300万元。其实施指导的浙江省农业标准化项目“无公害晚稻杨梅标准化种植推广示范”,建成无公害果品核心生产区2400亩,带动基地种植农户535户,辐射面积达1万亩。其参与的2002—2008年的浙江省林业科研成果推广项目“海岛困难地造林技术的推广与示范”项目,通过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了海岛困难地造林综合成活率,节约造林成本830万元。
2003-2007年,李鸿斌由舟山市农林局下派到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所长职务。在此期间,围绕“生态舟山”及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李鸿斌积极组织开展科研与推广工作。他根据舟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林业两大体系建设这一主战场,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课题研究,解决生产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研究推广能够改善生态、发挥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项目。4年里,李鸿斌组织全所实施科研与推广项目24项,完成科研项目5项,其中“地市级中心苗圃”和“市级林木良种基地改扩建工程”两个国债项目,顺利通过省竣工验收。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连续四年荣获全市农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称号,荣获省“科技兴林”一、二等奖各一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同时锻炼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林业科研队伍。其本人还主持和参与“桂花珍稀品种引种驯化及繁殖”及“舟山海岛沙滩造林树种选择及示范林营造试验”、“全光弥雾快速育苗技术研究”及“彩叶树种的引种及繁育技术研究推广”等4个项目的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参与社会公益性技术服务 履行社会服务职责
随着舟山市农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抓好技术推广,加快成果转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村、农民对特色林业发展方面的技术十分紧迫,李鸿斌运用上门指导、科技下乡、培训等形式与广大种植户及特色产业基地保持紧密的联系。特别是2003年以来,他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暖人心,促发展”的号召,做好“三联”、“三培养”等结对帮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入户”、“关爱基层、服务三农”等活动及对全市农林技工、技师培训的工作任务,举办果树栽培等培训班20余期,受训果农、林农700多人次,得到了果农、林农的欢迎,把实用技术、信息、科普知识送到广大群众手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参与“晚稻杨梅”、“皋泄香柚”等林业地方标准的制订与修订工作;利用舟山电台“渔农天地”等媒体介绍林业实用技术;编写市农函大及绿色证书班“果树栽培技术”培训教材,被评为省农函大优秀教师。
2007年李鸿斌受派担任市级新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实施市科技局科技扶贫开发项目,帮助所驻地从有关科研单位引入红叶石楠、金脉连翘、大花六道木等4个彩叶树种并进行产业化开发,指导扦插繁殖了2.5万余株,出售2万余株彩叶树种苗木,收入近1.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农户提供优质黑松种子,并指导用于出口黑松枝的生产,亩出口黑松枝效益达6000~8000元;为社区和农户提供绿化苗木买卖信息,帮助销售绿化苗木;指导各社区搞好休闲小公园、花坛等的绿化设计与布局;积极参与正在建设中的龙潭海岛植物园建设,帮助从有关林业及园林部门引进优良观赏竹种20多种,建成了5亩竹种专类园;帮助联系落实了桂花、茶花等优良品种50余个,用于专类园建设;积极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素质,组织举行了4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发放科普资料与书籍5000余份,还免费赠送了500余份优质农作物种子、新农药药剂,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根据季节性、针对性、实用性,编发了12期《农村科技信息》资料、送信息上门,深受农户们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