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清凉峰千顷塘梅花鹿保护站的工程师章叔岩半生与梅花鹿为友。他经常独自爬上临安清凉峰,到处寻找野生梅花鹿的踪迹。
可是现在,梅花鹿却时常离开清凉峰梅花鹿保护区的核心地带,闯进保护区边缘一些村民的玉米地里,偷农作物吃。“是我们人类把它们赶到这里的!”章叔岩这样认为。
章叔岩告诉笔者,现在清凉峰保护区内多是人工栽种的针叶林,其实针叶林并不适合梅花鹿生长,梅花鹿喜欢的是清凉峰这一带以前的生态环境。令章叔岩苦恼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保护区内一草一木都不能动。也就是说,现在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不适合梅花鹿,但却无法改变。
并不只有清凉峰梅花鹿保护区有这样的苦恼,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温州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
清凉峰的困惑:清凉峰上树木太茂盛
临安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角是梅花鹿华南亚种。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现在大约只有1000只。10年前的调查显示,清凉峰的梅花鹿大约有200只。专家估计,现在梅花鹿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多,反倒很可能有所减少。问题就出在清凉峰的自然环境上。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清凉峰的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放眼望去,山上长满长长的茅草,有稀疏的乔木,还不时出现灌木、草甸、沼泽等不同的自然形态。这样多层次的自然形态对梅花鹿来说非常合适,食物和活动空间都非常充裕。
但到了70年代,一切都被改变了。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临安清凉峰几乎所有的山头,都被种上杉木、松木等快速林,目的是为了砍伐之后能产生经济效益。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出炉,该法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伐。这就让这些快速生长的树木长得更加茂盛。
树长得太高,把阳光全部挡在了外面,树脚下的草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少,但梅花鹿对草很挑剔,这让梅花鹿专家章叔岩很担心它们的营养状况。
保护区内林木越长越密,梅花鹿已被“赶”往保护区边缘。在这里,梅花鹿偷吃村民地里种的玉米等庄稼,不仅给村民造成困扰,也给偷猎者以可乘之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于1994年颁布,它规定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部分,其中实验区可适当改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伐。条例必须服从法律,也就是说,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还是不能动。
鉴于清凉峰梅花鹿生存问题日益严峻,经过多年申请以及多方论证,国家林业局最终同意清凉峰在实验区划出300亩地,进行梅花鹿栖息地生态的改良实验。由于法律所限,即使在这300亩地,保护区也不敢大动干戈,只简单地在林中开辟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让梅花鹿自由行走。清凉峰千顷塘梅花鹿保护区有8.6万亩左右,300亩地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天目山的困惑:毛竹是可怕“侵略者”
毛竹长得快,质量好,是见效很快的经济林。但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它却是种喜欢侵占别种植物地盘的可怕“侵略者”,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就深受其害。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面上山,上山的小路、溪流边都已长满青翠的毛竹。
“这一片山头上,原来小片的毛竹林分布不广,近五六年,原来零星分布的毛竹林,已经连成片。中间原有的阔叶林,都被‘吃’掉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说。
沿小路往山上走了一阵子,路边突现一棵枯黄的银杏树。毛竹长得快、长得高,把银杏的阳光抢走,久之,银杏就枯萎死亡了。不久,又碰上一棵奄奄一息的榧树。榧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身有十几米高,也算“高个子”了,可惜,依旧争不过强悍、更高大的毛竹,最后也落得这个下场。被毛竹“排挤”的珍稀树种,每天都在增加。除了银杏、榧树,还有榉树、柳杉等等。
天目山核心保护区东坞坪一带,现在是最急切需要保护的地区。因为这里几乎每走一步,就会发现一种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植物。由于原有乔木年岁较大,根深叶茂,毛竹的凶悍还不太看得出来,但迟早,这些珍贵古木,也会受到毛竹的威胁。
毛竹到底怎样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曾经做过调查。毛竹是无性繁殖植物,竹林通过竹鞭向外扩张。竹连鞭、鞭生芽、芽孕笋、笋长竹、竹又养鞭,如此反复循环。据2004年的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毛竹林面积已由1956年的826.5亩扩大至1312亩,占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林面积的8.6%。天目山有2000多种生物,600多种植物,毛竹占据这么大面积已经相当触目惊心。毛竹所到之处,其他植物营养被抢,阳光被挡,纷纷让路。调查显示,能在毛竹林中生存的植物种类只有阔叶林的一半左右。植物少导致昆虫少,昆虫少又导致鸟儿少。常绿阔叶林与毛竹林内的鸟类种类比为7∶1;数量比为6∶1左右。
为什么毛竹林严重影响到了生物多样性,却只能任其发展?和清凉峰的原因一样,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都受法律严格保护,禁止砍伐。
乌岩岭的困惑:要针叶林还是阔叶林
黄腹角雉,号称鸟类中的大熊猫。目前全世界大约还有5000只。其中,温州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就有400只左右。这个保护区是全浙江最大的保护区,有28万多亩。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人造针叶林。
黄腹角雉能适应的,是阔叶林。因为阔叶林植物品种多,能提供足够的食物,而人工林植被单一且密,没有黄腹角雉需要的食物。
目前,在保护区内的阔叶林中,黄腹角雉的种群密度已达到极限,要扩大阔叶林的面积,那就必须改造针叶林,但这里的人造林也同样受法律保护,一点都不能动,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很困惑,到底该怎么办?
出路何在?几乎所有的专家想法都一样: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有关条款,恢复原有天然的生态环境。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人员说,应该做个规划,把清凉峰上60%以上的杉木林都砍伐掉,只保留少部分。让清凉峰恢复为天然的灌木和草地环境,还梅花鹿一块乐土。
有关专家表示:各个保护区都有自己的保护对象,凡是有利于保护对象的事情,都应该做。在目前法律现状下,保护区还承担不起保护的主角作用, 因此林业部门要负起责任,向省政府、国家林业局呼吁,为梅花鹿、黄腹角雉以及天目山的珍稀植物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