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百科
 
     
 
 

无限明媚是桃花

 
 
发布日期:2010-05-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本网讯
字号:


       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农历三月又有“桃月”之称。此时正值河水解冻,泛滥的河水被称为“桃花汛”或“桃花水”,杜甫的诗中就有“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句子。桃花还是春天的象征,我国民间就有“桃红柳绿又见春”的谚语。

       历代咏颂春天桃花的文学作品很多,诸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等。在欣赏明媚艳丽的桃花的同时,细细品味这些前人咏颂桃花的佳句,别有一番感受。

       桃,在我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关于“桃”字的由来,李时珍曾这样解释:“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言其多也。”在我国民间,桃是具有辟邪作用的灵异植物。相传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自汉代起,凡是桃子、桃枝、桃叶、桃皮以及桃木制作的桃板、桃印、桃剑、桃人等等,都当作驱邪除恶的宝器。最早的春联是刻在桃木板上的,称作“桃符”,主要作用就是驱鬼辟邪;道士也用桃木宝剑驱除恶鬼、降妖伏魔;在一些地方还把桃核做成工艺品,佩戴在儿童的腕或脖子上以辟邪免灾。桃的果实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天宫里有个蟠桃园,里面生长的蟠桃即仙桃, 据说不但味道甘美,食后还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王母娘娘每年都要举办蟠桃盛会,邀请各路神仙前来品尝。为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传说东方朔、孙悟空都偷吃过天上的仙桃,直到如今,给老人祝寿还有送寿桃的习俗。至今在广东等岭南地区不少人家春节期间都要摆上一枝盛开的桃花,以辟邪祈福。

       桃花,是美人和爱情的象征。《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表面上是写桃花盛开之貌,实则借物起兴,描写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并对新娘的美貌和美德给予赞美。大意就是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有一个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容貌美丽,能够生儿育女,使新郎的家族子孙如桃树一样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是一个对新郎家非常合适的人选。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典这里。“桃花运”则夹杂玩笑,又不失浪漫的精神。十二地支中的“子午卯酉”便是桃花,人生的“八字”也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得来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碰到“子午卯酉”的时候。如果这“子午卯酉”出现在人生的“八字”内的,便叫“桃花入命”。人生的运程(亦称“大运”)每10年便行一个干支,与人生的岁数运程(亦称“流年”)相结合便叫“运” (即人们常说的运气好坏)。在人生的“运”上遇到“桃花”(子午卯酉)的,这就叫“桃花运”。桃花包括很多种,好的桃花可以给你带来爱情、婚姻、家庭稳定幸福的运程,反之一般称为“桃花劫”。

       由于桃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因此就有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说法,后人由此派生出来的“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园”就是用于形容某人的学生、弟子很多。晋代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人们描绘出理想的人间仙境——桃花源,这里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纷争,人们勤劳富足,过着男耕女织、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后人就把这种生活环境称为“世外桃源”。

       桃的花、果、枝、叶、根、桃仁都可入药,桃花还有美容的功效。据《太清诸卉木方》记载,用酒浸桃花,制成桃花酒,常饮之,能健身强体,并令人面容姣好。在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著《史略》中记载,北齐人卢士琛的妻子很有才华, 每年的春天,她用桃花的花瓣糅合春雪为儿子洗面,并作歌云:“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取雪白,去花红, 与儿洗面作华容。”这大概是比较早的民间美容秘方吧。

       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那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丫,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的茅屋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

       于是他上前敲门,敲了很久,有一个妙龄女子把门拉开一道缝看着他问:“谁呀?”崔护报上名姓说:“今天一个人来踏春,口渴了,想找点水喝。”这女子端了一杯水过来,把门打开,还搬了把椅子让崔护坐着喝,自己斜靠着桃树站着,好像对崔护特别优待。崔护看这女子,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

       发乎情,却只能止乎礼,崔护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幅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自从崔护离开以后,少女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出现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以免心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决意到城外寻找少女。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那幢茅舍,只是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哽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愁肠百结,竟一病不起先我而去了。”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他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喜出望外。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