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阳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山水文化优势、着力打造运动休闲之城,提出走“山水路”、打“山水牌”、建“山水城”的战略目标,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富阳市民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梦想和追求。因此,2011年,富阳开始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计划通过数亿元资金投入,数十万市民参与,数百个项目实施,到2013年,把富阳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省级森林城市。
富阳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将秉承“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低碳社会的城市发展理念,以“一江三路十溪”为纽带,全力实施“一三五”战略,紧密围绕“建设低碳森林城市,共享富裕阳光生活”这一建设目标,以“5个建设”为工作目标,推进景观片林营造和公园提升、生态廊道、森林文化教育基地、森林式单位和特色林业五大工程建设,力争到2013年全市新增有林地面积达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真正实现“百里富春、画境林城、活力富阳”的目标,确保富阳市森林生态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建设“十大乔木片林”。按照增加城镇绿地、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要求,采取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搭配,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相结合的办法,高标准营造富春、春江、鹿山、高桥、受降、龙门、场口、新登八块景观乔木片林和东洲、渔山两块码头绿化片林,总面积达1000余亩。
二是建设“十大绿色廊道”。按照绿色廊道的建设要求,采取以乔木树种为主、乔灌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生态林带与景观林带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推进迎宾大道、杭富沿江公路、320国道环线、鹿山大桥连接线、鹿山新区中心路、祝闲路、科创园东、西路、大桥南路、高教路等通道和以苋浦为主等水系两岸十大绿色廊道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区内其他道路两侧绿化的改造提升,建设好贯通性城市健康廊道工程。
三是建设“十大森林文化基地”。以“保护、继承、发展”为基本方针,新建阳陂湖、新沙岛城市“绿心”和咕噜咕噜岛三个湿地公园,新建或提升城市森林公园入口处植物科普园、富春街道乡土树种博览园、龙门山森林公园、黄公望森林文化公园、贤明山森林公园、鹿山街道茶花文化公园和拨山村茶文化公园。同时完成常绿红豆杉等6个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以及城区范围30块纪念林建设。
四是建设“十大城区绿地”。以城区核心林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新沙岛城市“绿心”、城市森林公园、富春江滨江绿化带、鹿山新区森林广场、东吴文化公园、秦望广场、恩波公园、镬子山公园、儿童公园以及城区森林式小区、学校、单位等建设,合理提高乔木树种比例,增加森林绿量,发挥森林生态景观等多种效益,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目标。
五是推进“十大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以“一江三路”为建设重点,着力推进生态公益林、生物防火林带、沿海防护林、阔叶化改造、古树名木保护、废弃矿山修复、农田林网、特色示范园区、森林城镇和园林绿化村等十大生态屏障建设,逐步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