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云山涧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位于海拔300米的鹤溪镇三枝树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场已建成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和小蛙池120多个,新型成蛙试养池2个,黄粉虫养殖房250平方米,蚯蚓养殖地100平方米,年产成蛙2万只。合作社2011年年产值120万元,利润35万元;预计2012年年产值300万元,利润达100万元;2013—2014年预计年产成蛙数量12万只,年产值600万—700万元。经过不断摸索,合作社在低海拔石蛙养殖方面取得了成功,全面掌握了低海拔石蛙养殖技术,得出“低海拔养殖石蛙优于高海拔养殖石蛙”这一结论。
高海拔养殖:1.孵化比较容易。2.蝌蚪个体体质较弱。3.变态过程损失严重。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因蝌蚪体质弱,经受不了变态全过程,发育不全导致前肢残疾而死亡;第二种情况是蝌蚪本年变态量少,有的正在变态过程中就要进入漫长的冰冻期,而来年变态的。海拔越高,变态越迟,越要进入难以控制的高温季节中变态,造成成活率低。4.蝌蚪变成蛙体后,高海拔所需冬眠时间长,年生长时间短,效益低。5.高海拔养殖石蛙饵料黄粉虫的难度大。
低海拔养殖:1.孵化难度较大,全靠人为操作。最好的方法是将专用孵化网放在池里水面上,水深约10—15厘米,在网上喷水,网下增氧,光线调暗,孵化率为90%—95%。制作孵化网的木条厚2厘米、宽4厘米、长50厘米,4条拼成正方框,再在一边钉上网布。2.低海拔的水质量好,含有的微生物较丰富,蝌蚪个体可养得又肥又大,体质较强壮,为变态过程提供了保障。本年变态的较多,进入冬季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来年变态在4—5月,在夏热来临时可全部变态完成,成活率在95%以上。3.低海拔雾天较少,湿度低,昼夜温差小,适合养殖石蛙的主食黄粉虫,可降低养殖石蛙的成本。
目前石蛙养殖户的养殖方法大同小异,成蛙品质跟野生蛙相比差距较大。为了提高效益,养殖场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小蛙抓产量,成蛙保质量。提高成蛙质量的主要途径是:1.环境。人工仿造天然的山涧溪流,有深水潭和大片陆地,供石蛙蹿跃和寻觅食物。种植茂密的常青树遮阳。2.饵料。选用跳动饵料代替爬行饵料,如没长翅前的蝗虫幼虫和灯光引诱来的各类飞跳昆虫,引诱石蛙增加捕食运动。3.装音响。配上山涧溪流的水声,模拟石蛙原有的生长环境。
饲养场地越大,环境越好,饵料越多样,石蛙品质越好,价格越高,效益也自然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