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工作以描绘“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为目标,依托相对优越的山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基础,动员全民参与,大力实施各项森林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提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构想,2011年开始全面开展创森工作,力争到2013年把富阳建设成高标准的省级森林城市。
一、创森工作进展情况
富阳市通过森林城市创建,进一步弘扬森林生态文明,有效实施森林生态保护;通过用好财政资金、整合项目资金、打捆部门资金、吸纳社会资金,扎实推进创森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投入创森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整合资金约4.7亿元。
1、领导重视,全民动员,大力弘扬森林生态文明。
(1)加强领导,强力度推动。2011年2月22日召开“创建省森林城市工作推进大会”,标志着富阳市创森工作全面启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创森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分管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出台了《富阳市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富阳市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并将创森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专项考核。市林业局抽调了10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创森工作,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都成立了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市创森办专门组织人员赴长兴、余杭、云和、景宁、德清等地考察,学习创森经验。目前,该市上下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全民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2)创新方式,大声势宣传。一是以新闻媒体为平台,广泛宣传森林生态文化。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告、杂志等各种媒体,多视觉、全方位报道“创森”工作动态,在《浙江林业》、杭州电视台、《杭州日报》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富阳市“创森”工作开展情况。二是以系列活动为重点,积极推广森林生态文化。先后组织开展了创森口号征集、省第十一届兰花博览会、“3.12”大型创森宣传活动、杭州市“爱鸟周”活动、花卉园艺进社区、“创森”杯登山活动、创森杯摄影比赛、联合“浙江在线”组织网友植绿以及发起企业营造碳汇纪念林、承担宝马绿荫行动等“创森”宣传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好创森简报功能,及时、准确地展示创森工作进展情况,使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支持率和知晓率明显提高。
(3)努力挖掘,展森林文化。根据富阳市的森林文化基础和创森项目特色,建设包括新建或提升拔山村茶文化公园、城市森林公园入口处植物科普园、乡土树种博览园、龙门山森林公园、黄公望森林文化公园、贤明山森林公园、鹿山街道茶花文化公园,新建“富春江咕噜咕噜岛”省级湿地公园等一系列森林文化和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开展企业认建碳汇林活动,并建立青年林、三八林等一系列纪念林基地。
2、突出特色,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森林生态建设。
为加大绿化投入力度,号召全民建绿,坚持“真种树、多种树、种好树”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绿化建设。出台创森专项资金补助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化参与机制和制度化奖惩机制。在城乡绿化建设中,大力种植香樟、桂花、银杏、金钱松等速生、乡土、珍贵树种,着力解决本地苗农的销苗难的问题。通过拆房还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城镇空隙与边角地块,不断拓展绿化建设空间。目前,该市拥有林业用地194.7万余亩,森林面积17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2%,市区园林绿地面积510.3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83.1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建成公园13个,公园面积139公顷。
(1)以实施苗木配送工程为抓手,着力体现创森工作特色。
创森工作开展以来,因地制宜实施苗木配送工程成为一大亮点。重点对美丽乡村、中心村,新农村建设精品线路、精品村等实施苗木配送工程。制定并严格实行创森苗木配送程序和工作制度,确保配送苗木质量和建设成效。实行专业队种植管护,成活率在95 %以上,并包管护两年。到目前为止,已投入配送资金1700余万元,赠送苗木5.4余万株,进一步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档次,实现了城乡绿化一体化。以洞桥镇洞桥村建设金银山森林文化公园为例,该公园占地60多亩,投资570多万元,为创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结对资金、村级资金等多元化建设项目。富阳市创森办负责项目规划设计、苗木选择、技术指导,并向村里赠送了23个树种1166株绿化苗木,大大提升了公园的档次。
(2)以城镇绿荫工程为重点,大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按照“增量造景、提档升级”和“春花、夏绿、秋色、冬枝”的要求,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打造绿色城区。先后完成城市森林公园、秦望广场、恩波公园、东吴公园等一大批公园绿地的建设和补植。到目前为止,共建设生态景观林1200余亩、城市绿化精品工程17项、森林式单位20家。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富阳市从2009年开始建设富阳市城市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该项目一期及其延续工程总投资达466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舒菇坪区块)第一期工程,建成10个公园入口和长20公里的游步道,成为富阳的城市绿肺和璀璨明珠。建设中的浙江省富春江咕噜咕噜岛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将成为形成集生态环保、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科学实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3)以村庄绿化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富阳市以“富春山居”精品村、精品线绿化和景观片林建设为抓手,以增加绿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对村庄内外的道路、河渠、庭院、单位、公共绿地和农田林网、山体绿化进行总体规划,选择乡土特色树种,营造富有当地特色的绿地系统。重点抓好4条精品线路和11个精品村绿化及龙门古镇景观片林、富春街道景观片林、里山灵桥沿江绿化片林等4 个景观片林的建设。截至目前,该市共有村庄绿化面积320余万平方米,建成“省级森林村庄”5个、省级“绿化示范村”21个、杭州市级“园林绿化村”45个、风情小镇2个、各类城镇休闲公园161个,乡道以上等级公路绿化率达到9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
(4)以森林通道为重点,凸显生态长廊效应。
结合“三江两岸”整治,加大公路、河道等干线绿化力度。高标准完成了北支江、新开清水河道和城区水渠等水系两岸的“绿色廊道”建设工程,以及320国道环线、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绿化工程、迎宾大道城市北入口、江滨西大道、鹿山大桥高速互通、江南大道等9条城市主干道绿化、改造。目前,该市建成区主要道路、河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高速公路绿化绿达到95%以上,干线公路、河道、渠道、骨干道路等绿化率达到90%以上。
以北之江和杭新景高速互通绿化为例,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北支江沿岸绿化,成为富阳市沿江绿化的一个亮点;总投资达到9000万元的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为17.2公顷,全面提升富阳城市南门户、“杭州后花园”的品质形象,逐步构建“成片、成林、成带、成景”的绿色通道体系,生态走廊效益日趋明显。
3、依法治林、强化管理,有效实施森林生态保护。
通过前阶段的创建工作,已经基本实现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森林间接减排和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生态功能效果日益显著。2010年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600个,今年以来,空气指数良好以上天气97.5%以上。
(1)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市公益林和市级保护林区域林分质量有所提升,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目前,该市建有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保护区面积2.08万亩;各级森林公园9个,合计保护面积3.5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8.3万亩,年发放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169.5万元,资金发放到户3.4万多户。
(2)坚持依法治林,进一步提升林政管理水平。加大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力度,健全规范涉林事务管理,深入开展“绿盾护林”等各项执法专项行动,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160余起,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121.211公顷,审批木材采伐5.12万立方米;建成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26支,森林火灾持续控制在低发水平,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加大实施松材线虫病防除措施力度,实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四率”指标“一降三提高”的总体要求;建成市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森林防火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林木采伐和林权证管理系统、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3)落实长效管理,健全和完善绿化管护制度。先后制订了《富阳市绿地管理实施办法》、《富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富阳重点公益林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使管绿护绿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富阳市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对该市3303株古树名木挂标志牌,对古树名木全部落实了管护单位(人)和管护措施;大力开展湿地、风景名胜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各类珍贵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建设与保护,构建了确保富阳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二、下阶段的工作思路
创建森林城市,使富阳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城乡环境显著改善,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林农不断增收致富,广大群众生态意识、绿化意识、文化意识大幅增强,“新版富春山居图”的轮廓已逐步显现,为打造高品质的“森林富阳”奠定基础。
富阳市创森工作计划为三年,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下一阶段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加大力度,继续打造森林富阳建设。该市将以《富阳市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不断推进森林富阳建设。根据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和富阳市林业“十二五”规划年度计划安排,以“三江两岸”绿化为基础、石宕复绿为重点、苗木配送为亮点,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按照“十二五”期间省厅下达给富阳市的绿化造林建设任务和创森工作计划,及早部署2013年绿化建设计划和创森项目。特别是进一步加大苗木配送的投入力度,把创森的“亮点”做成精品。
同时,进一步加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和投入力度,利用城市森林公园和黄公望森林公园的建设基础,将城市森林公园和黄公望森林公园合并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整合现有湿地资源,争取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
2、建管并重,进一步加大绿化成果巩固力度。富阳市创森后期项目主要包括万市古银杏群保护、鹿山街道景观片林建设、渌渚镇农田林网建设、龙门山森林公园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福缘塔”修复、浙江省富春江咕噜咕噜岛湿地公园建设等项目。在继续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富阳市将进一步健全绿化养护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创森质量监督组的功能,加大日常检查和考核力度,及时开展养护检查和整改工作,切实落实长效管理工作。
同时,着手建设大中型苗木市场,参考萧山花木城、金华苗木市场、长兴苗木市场等周边苗木市场的运行机制,建设固定的集中经营管理场所,从而更好地了解苗木市场现状,推动富阳市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3、加强宣传,促进全民互建、互动力。创建森林城市是一项群众性的社会活动,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努力营造创森氛围,富阳市将根据《富阳市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宣传工作总体方案》,由宣传部牵头,广泛而深入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征文比赛、制作文化墙、创森宣传道旗、公交车候车亭宣传广告、城区小区广告牌、大中小型屏幕广告、电视和报纸创森宣传、公开信、农民信箱短信提示、创森简报等方式,使创森工作深入人心。
4、兴林富民,加快林业发展转型。富阳市将以生态竹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为重点,加快山区林道、竹子示范园区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提升林业产业栽培经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等能力,大力发展森林文化,大兴森林旅游业。(富阳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