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
 
 
     
 
产业资讯
 
     
 
 

缙云兴起发展香榧产业热潮

 
 
发布日期:2012-10-2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厅
字号:


    继毛竹、油茶之后,香榧已成为缙云的第三大林业主导产业。

    “今年最多的一株香榧树收了20斤青果,收益720元。”10月19日,记者来到东渡镇吴岭村香榧林基地,吃到香榧头口水的东渡镇吴岭村农户叶子谦对记者说起自家的香榧树滔滔不绝,“我这片香榧林是2001年种下的,当时共种下100来株,尽管多年来一直没对树木进行较好管理,但是香榧树仍结出了不少果子,今年是第一年挂果,就得到收益10000多元,我准备扩大种植,以后每年就会结出越来越多的果实,香榧真是我们的‘致富树、养老树’啊!”

    缙云县东渡镇吴岭村地处海拔4-6百米之间,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种植香榧树的天然地理条件。2001年,吴岭村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组织村民赴诸暨参观考察香榧生产,当年即从诸暨引进香榧树苗,引导村民在自己的山上共栽种香榧树苗4000多株,现在都已经进入投产期开始结果。虽然目前产量还不大,四五年后才是丰产期,但村民也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叶子谦的意外良好收益,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前景,村民们种植热情高涨。

    村长杜岳清告诉记者,这几天来村里要求种植香榧的人络绎不绝,登记购买香榧苗近10000株,希望林业部门能够牵线搭桥,帮助提供优质的香榧苗木,技术人员多来指导,多举办香榧栽培技术培训,为民解决技术瓶颈制约。该村将准备出家门,学经验、悟政策,带队考察香榧产业发展成熟的地区,让农民切身感受发展这一产业的潜力和优势,从而放心大胆地发展香榧产业。不久,吴岭村将要建成万亩香榧专业村,使林地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增收有长期保证。

    香榧为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珍稀干果和珍贵经济树种。香榧全身都是宝,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优良经济树种,适宜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临风、向阳的生态环境,属中等喜光树种,雌雄异株,一般分布在海拔200~800m地区,以土层深厚肥沃,质地松软、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为好。香榧一般要5至10年之后才能开始采摘,成熟期则要20年以后,但其生命力极强,产果期通常有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一代种树,子子孙孙可以享用,有“一年种榧千年香,一代种榧百代凉”的美称。

    香榧的经济价值极高,近年来,市场上香榧干果售价一直在每公斤200——600元之间,并且呈现逐年攀升趋势,而且出口潜力大。投产香榧树单株产值达千元以上,每亩30株香榧树一年收入就可达3万元。主产区香榧单株产值均达2000元以上,最高可达万元以上,居各种经济树种之首。而且,由于香榧幼苗至少要5年才结果,为提高林地生产率,可以在香榧林里套种油茶、高山蔬菜等投资小回收期短的经济作物。这样即不会影响香榧的生长,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收到“双赢”的效果。
缙云山区独特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宜香榧生长。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林业部门的积极发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香榧生产。据了解,目前全县共有香榧林面积约5000余亩,分布在壶镇、三溪、新建、东渡、双溪等乡镇,其中有丽水市连片面积最大的缙云县春光果业有限公司香榧基地2500亩,位于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内,是浙江省“香榧南扩”示范基地。该基地经过八年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早年种下的香榧树已陆续开始产果,并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上门前去学习技术、参观、看苗、定苗的林农和客户更是络绎不绝,为缙云山区的高效农业树立了示范。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万亩香榧林,能极大地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缙云县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