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后,天气逐渐转热。
忽然一天,蜻蜓就像赶集一样,成群结队地冒出来。蜻蜓的到来,给平淡的天空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天空顿时变得美丽生动。
蜻蜓的美,表现在色彩上。
蜻蜓像时尚女人,总穿着色彩鲜亮的衣裳。红的,粉的,黄 的,黑的,绿的,白的,紫的,蓝的,五颜六色,精彩纷呈。
在众多的色彩里,红蜻蜓是最抢眼的。朝阳初升的时候,红 蜻蜓总是在田园的低空飞来飞去。飞翔时,下有绿野衬托,上有 朝霞映照,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朝霞蜓舞图”。如果这时候你想捕 捉它,肯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在这个时候,它从不会在 草尖上或苇顶上停留。
黄蜻蜓数量最多,最常见。在我们这个地方,蜻蜓有个别名 叫“黄飞”。“黄飞”有个特点,喜欢与牛群一起玩。从前生产队里 养着十几头水牛,农闲的季节,每天都会有人赶着牛群上山。早 晨牛群上路,“黄飞”就会不约而至,牛群上空总有无数“黄飞”盘 旋着。水牛群奔跑着,“黄飞”群追逐着,那场面,真是壮观。
白蜻蜓、黑蜻蜓、蓝蜻蜓都是很少见的蜻蜓。偶尔看到一只, 你就会觉得非常稀奇,因而也会多看它几眼。
闷热难耐的午后,天空忽然飘来一团乌云,雷阵雨即将降临。这个时候,蜻蜓们就会倾巢出动,各种色彩的蜻蜓都会集中 在一起,在低空中慌乱地盘旋着,可谓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待到 雨来了,蜻蜓们忽然都不见了。
蜻蜓的美,表现在舞姿上。蜻蜓是天生的舞蹈家。
飘逸轻盈的身影,慢慢悠悠地飞着,或低或高,或远或近,就像跳着动作娴熟的探戈。忽然,蜻蜓们又像箭一样射出去,但没 射多远,又会轻轻地飘落在草尖或苇顶上,翔驻无声,疾徐有致, 就像跳着浪漫优美的溜冰舞。
其实,仔细观察,就连“蜻蜓点水”也是非常美妙的舞蹈。蜻 蜓们悠闲地飞翔着,舞蹈着,忽然就攒足了劲,快速地冲向水面, 尖细的尾巴迅捷地点了一下水面,又箭一般射了出去。如果把蜻 蜓点水的轨迹用示意图描绘下来,那就是一个大角度的“V”字。 这姿态不就是那种脚尖着地的芭蕾舞吗?
蜻蜓的美,还表现在它们的和谐共处上。没有人见过相互打架的蜻蜓。
在昆虫的世界里,同类自相争斗、自相残杀的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如蟋蟀,因为喜欢自相争斗,所以被人类玩出了斗蟋蟀的游戏;当食物缺乏时,捕食性瓢虫不同个体之间就会残忍地相互残杀;螳螂也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但蜻蜓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形影相随,同飞同驻,相亲相爱。 倦了,它们就一起伏在草尖或苇顶上歇息;歇够了,它们又一起飞 舞,一起追逐,一起盘旋。
蜻蜓的美,还表现在勤奋上。蜻蜓不但色彩美丽,体态优雅, 而且还具备勤奋的品性。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的一个“早”字,已 把蜻蜓的勤奋刻画得淋漓尽致。蜻蜓们抢了早,赶在前,坐上了 新荷尖,占据着“软沙发”,那该是多荣幸、多风光的事!而这种荣 幸和风光,如果没有前瞻的眼光,没有勤奋的品格,是永远也无法 获取的。
蜻蜓也喜欢在人的身边展现它斑斓的色彩,优美的舞姿。然 而,色彩和舞姿也是一种诱惑。因为诱惑,顽童们就想出各种招 数捕捉它,玩弄它,甚至屠杀它。
小时候,我也常常会加入到这种捕捉、玩弄和屠杀的行列。 那时,我们最常用捕捉的方法就是蜘网捉蜻蜓。砍来一根小竹, 在竹的顶端插入弓成球拍状的小竹条,然后拿着长柄拍去卷蜘蛛 网。当拍面上卷满蜘蛛网后,就可网蜻蜓了。
蜻蜓的警觉性不太高,看到它伏在草尖或苇顶上,顽童们只 要轻轻地伸出长拍,就能够轻易地把蜻蜓网住。
网来了蜻蜓,颜色漂亮的,就拿根细细的长线拴着,让蜻蜓飞 着玩。难看的,就把它撕成无数小块,用来引黄蚁。
引黄蚁的方法也很简单。看到有黄蚁出没的地方,放上一块 蜻蜓肉,黄蚁闻到了气味,就会去邀同伴来抬肉。先是一小队,到 后来就越来越多,成群结队。看着一团一团的小黄蚁抬着一块一 块蜻蜓肉浩浩荡荡地朝蚁穴奔去,心里不知有多快乐。
如今,老家的田野上空,蜻蜓的色彩明显比从前少了。蜻蜓 群几乎绝迹,偶尔看到几只孤单的蜻蜓,也是那种最常见的“黄 飞”。红的,粉的,黑的,绿的,白的,紫的,蓝的,都哪去了呢?
在城市里,更是难觅蜻蜓的踪影。
见此状,悔意顿生——当年真不该屠杀那许多美丽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