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龙山保护区管理局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的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资源调查项目完成。
为掌握近10年来九龙山保护区黑麂种群数量的变化,以评估对黑麂保护的成效,也为今后保护对策和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九龙山保护区管理局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九龙山保护区黑麂资源调查。
黑麂是我国特有动物,且处于濒危状态,分布范围狭小,仅见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1999年—2000年浙江省黑麂专项调查显示,浙江省资源总量约为3500—4000只;2002年—2003年郑祥等对九龙山保护区内黑麂资源调查,全区黑麂种群平均密度为7.32±0.69只/平方千米,约为404±38只。本次调查在广泛收集和查阅以往有关黑麂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样带(样方)法、红外相机法、DNA指纹技术法等,对保护区内的黑麂资源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九龙山保护区内的黑麂种群平均密度为7.93±0.75只/平方千米,数量约为420—520只。本次调查结果与以往相比,九龙山保护区内黑麂的数量在增加,说明九龙山栖息环境利于黑麂的生存和繁殖,九龙山保护区对黑麂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黑麂在九龙山的分布呈现出分布广、数量多、种群密度高等特点。九龙山保护区已经成为中国野生黑麂最重要的分布中心和最大野生种群的集中分布区,项目的调查对保护黑麂这一濒危物种种群的持续生存和生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遂昌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