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森”临其境
 
     
 
 

园林中树池地被植物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3-10-2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厅
字号:


  行道树或供观赏的大规格树木在有铺装的地面上栽种时,多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铺装的土地,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树池。目前,我国大多城市对树池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硬化铺装和种植地被植物,但是硬化铺装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树池一般与人行道相平,行人稍不注意就会走入树池内,导致铺装被破坏,甚至会对树池内的树木造成损伤。遇到下雨天时,被破坏的硬化铺装还会引起树池内的水土流失,使树池逐渐成为凹坑。事实证明,这些凹坑最终大都成了沿街市民处理生活垃圾的“垃圾池”。

  与国内不同,国外对树池的处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一是让树池中的野草自然生长;二是将修剪下来的树枝剪碎成木块或木粒,用来覆盖树池,树池内既不长杂草又能渗透雨水;三是让树叶自然覆盖树池,树叶最终形成腐殖质而成为树木的养料;四是配置不同的地被植物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从美化景观、改善环境、保护树池的角度来看,为树池配置植物的方法效果最好,最值得推广。

  使用地被植物对树池进行绿化,既可保持树池土壤中的水分,又可令整体充满绿意,使之生机盎然。而且地被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粗放,虽然早期的投入稍大,但后期只需维持最基础的养护即可。

  除此之外,地被植物还能抑制扬尘、节约土地资源;可以在阴、阳、干、湿等多种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同时弥补下层绿化空隙大的不足,达到在短时间内快速成景的效果;枝、叶、花、果富于变化,色彩丰富,季相特征明显,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有高低、层次上的丰富变化,易于修饰成各种图案造景。

  专家建议,树池绿化最好使用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如吉祥草、鱼腥草、冷水花、淡竹叶、毛茛、蛇莓、八角莲、凹叶景天、荩草、翻白草、九头狮子草、紫萼、野菊、地念、野古草、狼尾草、石蒜、葱兰、叶下珠、麦冬、青葙、鸢尾花、玉簪花、萱草等。这类植物生长低矮,管理粗放,色彩万紫千红,形态优雅多姿,可根据树池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搭配种植。

  对于孤植大规格树木并且较为分散的树池,由于乔木体量较大,遮阴面积大,一般是半阳性环境,应选用一些耐半阴的植物种类,采用同一种或两种以上混交的配置形式。在规则或不规则的乔木种植池内种植地被植物,可减少杂草生长,降低人工除草成本。地被植物需与上层树木的色彩和姿态搭配和谐,才能显得生机盎然。对于种植高大树木的树池可选择绣球绣线菊、粉花绣线菊、美丽胡枝子、紫花地丁、大花马齿苋、鸭跖草、蛇莓等地被植物覆盖地表。例如:耐阴、耐湿的金叶石菖蒲种植在树池内,金黄色叶片整齐茂密、生机盎然,不仅可以让树池景观更具观赏性,同时也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如果想要一棵大树成为小范围内的视觉焦点,也可尝试在巨大的树阴下,搭配不同质感的植物。如在雪松下配置大叶形植物,就可以形成相对安静的小空间。而且由于植物质感的不同,也更容易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

  对于广场、公园内面积较大的树池绿地,可配置一些花朵艳丽、色彩丰富的植物,如三白草、荭草、山酢浆草、刻叶紫堇、毛茛、翻白草、夏枯草等,可突出地被植物的群体美。除了普通的搭配方式之外,为公园内的树池布置花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选择粉花绣线菊、醉鱼草、鼠尾草、过路黄、马鞭草、野古草、画眉草、贯众、胎生狗脊、蛇莓、活血丹、落新妇、龙牙草、珍珠菜、皱叶狗尾草、臭牡丹等植物来布置花镜,可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化量。这样创造出来的多样性小景可以作为公园、广场等一定规模园景空间的基础构成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于住宅区或城市边角公共空间面积内较小的树池,可以用“小而精”的搭配方式表达出全新的生态设计观念,让几株绿叶植物就能构成一个独特的“小世界”。精致的树池、多变的树影与地面铺装构成的小景,能让这个“小世界”充满活泼而欢快的气氛。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立城”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不断增加的绿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新城区,让人们随时都能亲近自然,使生活充满欢乐,这就是城市绿地的神奇功能。而树池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的绿化、美化则更能凸显城市建设的精心与细致,更能表达人们对于回归自然的热切期望。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