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的桔园位于遂昌县乌溪江水库边的一座山头上。山水相间的地貌特征,使得这里格外适合桔树的生长。11月,正值桔子红时,顺着向导的手指望去,桔园所在的山腰上黄绿相间,满山满谷的桔子树依山傍势,像波浪似的层层叠叠直逼而来。
走进桔子压低枝头的桔园,一股桔子特有的香味直扑口鼻。信步在桔园内,感觉整个人都快要被桔子淹没似的。和煦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鲜艳的、挂满枝头的橘子,被调抹上了不同的光色,在光与影的变幻中颤动着。
见到罗锡文时,他正在桔园内忙碌着——据天气预报说,即将到来的台风“海燕”会给遂昌县带来降雨天气,罗锡文必须赶在下雨前将已经成熟的桔子采摘完。“不然被雨水淋过,桔子的味道就不好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的罗锡文开始种植桔子。从翻土开辟出自己的第一块桔园开始,罗锡文凭着山里人特有的朴实和勤劳,默默地在山间耕耘着、收获着。期间,桔子的价格几经浮动,甚至有个别年份让人欲哭无泪,但罗锡文都坚持了下来。用罗锡文自己的话说,他不喜欢做事有头无尾。
2004年,罗锡文的桔农生活面临了第一次“危机”。那时,丽水市整个桔子市场已经饱和,桔子批发价格一度到了四五毛一斤,即使这样,桔子销路仍然不见好。
这时,细心的罗锡文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些桔子要价三毛一斤,但还是鲜有人问津,而有些桔子开价每斤一元钱,却还是供不应求。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些“高价”桔子个个长相好、甜味足,令品尝过的客商回味无穷。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罗锡文关注起了自家桔子的质量。一方面,罗锡文坚持生草栽培、割草覆盖、埋草改土,并收购菜籽饼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营养,使桔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化肥果品”;另一方面,通过适时合理疏果,让小年树春季疏花,使其快速生长;大年树9月份开始疏大果,留小果,使留下的桔子充分吸收更多养分,增加桔子的含糖量。
光有这些措施还不够,通过向专家请教,罗锡文决定对桔子进行“完熟采摘”。所谓完熟采摘,就是让桔子在自然状态下完全成熟后再进行采摘,这样的桔子外形更诱人、甜度更高,价格自然也会更高。
当然,在寻求桔子品质突破的道路上,罗锡文也碰到了许多“钉子”。最让他难忘的是2007年的秋季,遂昌县雨水量较往年多了许多,由于罗锡文的桔子采摘时间比其他人晚,大部分桔子还没来得及采摘就被雨水淋坏了,最后都烂在了山上。“那一年的收成是最低的。”罗锡文回忆道,“但我相信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罗锡文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2011年,在全市第二届优质柑橘评比活动中,根据外观、甜度共十项内容进行打分评比,罗锡文选送的“龙珠岗”蜜桔因其含糖量高、果肉质地细腻、果汁含量充足、口味酸甜适中等优点,最终摘得温州蜜柑组的桂冠,一举成为“全市最甜的桔子”,品尝过的专家更是对桔子的口感赞不绝口,将其称为深山里的“蜜桔王”。
屡获殊荣的蜜桔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2011年,罗锡文的蜜桔价格便“飙升”到了每公斤20元,而在2012年,蜜桔的价格更是达到了每公斤30元,比市场上的普通蜜桔价格整整高出了五六倍。即使这样,蜜桔还是供不应求。“每年的十月份都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不仅需要照看桔园,每天还得接无数的订购电话,询问桔子的上市时间。”罗锡文高兴地说。
也有人劝过罗锡文:你的桔子品牌打响了,你大可从外地批发来其他桔子包装成龙珠岗蜜桔往外卖,这样不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吗!罗锡文拒绝了,在他看来,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会让这个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毁于一旦。因此,每年罗锡文都会因“没货”而委婉拒绝一些客户的预定。“学会拒绝,也是龙珠岗蜜桔的成功之道。”罗锡文信心满满地说道。
如今,“龙珠岗蜜桔”已发展到了40亩,罗锡文成为远近闻名的“桔子大户”。今年,罗锡文还在桔园的山坡上建了一个大棚,使得桔子的采摘期能够延长到12月份,“到那时,消费者就能够尝到新鲜、甜美的桔子了。”罗锡文憧憬着未来。(遂昌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