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侧记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2013年3月29—30日,正值春风拂面、春笋破土的大好时节,由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山东省林业厅共同主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浙江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在山东省省会济南举办。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而与它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样出名的,是山东人的“好客”与“好吃”。鲁菜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像笋这种既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早就成为山东一些高档饭店的招牌菜的原料了。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密切了浙江和山东两省的经济交流,实现了南北对接、资源共享,更在原有的基础上,为广大山东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浙江笋竹产品的“大门”。
供货商:有朋自远方来,共享信息与资源
浙江菜篮子食品有限公司是“笋竹行”活动的忠实“粉丝”,从第一届“浙江笋竹产品东北行”活动开始算起,至今已连续参加了五届。“每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产品的销售额至少要翻一倍,这么大的利润,我们能不来么?”公司销售中心经理陈景林说,“这次来济南,我们普通的产品都不带,就带那些新推出来的、比较特别的产品。”“菜篮子”带来了公司2013年最新上市的“果蔬纤维派”,它的原料是竹笋纤维粉和粗粮粉。“我们觉得这种产品在北方会有市场,因为它和北方人喜欢吃的面食有一些共通之处。”
连续参加了几届“笋竹行”活动,陈景林最大的感受就是,浙江省林业厅帮他们这些企业打造了一个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使他们可以“抱团”来北方拓展市场,这比自己“单枪匹马”地干要有效率多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刚刚有一个青岛的大客户,我不认识他,从来没联系过他,他其实是浙江别的公司联系的,但是他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对我们公司的产品特别感兴趣,就来找我谈生意了。这种供货商聚在一起,信息与资源都共享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012年,“菜篮子”在北方(西北、华北、东北)市场单笋产品加工方面就获利约4000万元。“这就是前几次参加‘笋竹行’活动之后的成果了。”陈景林说,“在这次‘浙江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之前,我们也为济南的个别酒店提供笋产品,但是量真的很少。就像之前在哈尔滨、西安、郑州、天津,不能说我们没有客户,但是‘大市场’并没有被打开,市场效果不理想。北方的老百姓虽然也听说过笋,但是不太会吃,有的还嫌太麻烦。如今,通过林业厅举办的‘笋竹行’活动,越来越多的北方百姓开始对浙江的笋竹产品感兴趣。北方市场潜力无穷,我们希望这种活动能继续办下去。”就在陈景林接受采访的时候,两位山东的客户找了过来,向他打听‘菜篮子’第二天的展位在哪里,看来他又有一笔大生意要谈了。
经销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吃好了,才能卖给别人
作为一名山东人,枣庄海洋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龙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世纪90年代,于海龙曾经在浙江当过4年兵,那个时候他就吃过笋。于海龙笑着说:“第一次吃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我老家没这个东西,不知道吃不吃得惯。但是吃过之后,我是真的爱上了浙江的笋。”正是这种渊源,使他在退伍回家之后,还对浙江的笋念念不忘。“做浙江笋竹产品的经销商,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例如山东市民的接受程度、浙江哪里的竹笋质量高等。”于海龙说,“其实是有个契机,让我了解到浙江的笋产品在山东很有市场。要说我们这边不是没有笋产品,但是味道和浙江的就是不一样。市民们偶尔吃吃那些超市里卖的笋产品,也觉得不太好吃。有一次,我从浙江出差回来,带了几包笋产品,很快就被亲戚‘瓜分’完了,然后一个劲儿地问我还有没有,他们都说这个笋好吃,和以往吃的都不一样。我当时就发现,这里面大有商机。”经过前期缜密的市场调查,于海龙最终选择了位于安吉的浙江耕盛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笋产品供货商。“我就在安吉当的兵,所以对那里比较熟悉,而且安吉是‘中国竹乡’,牌子也够‘亮’。”这次借“浙江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举办之机,于海龙和“耕盛堂”签了561万元的合同,他坚信浙江笋竹产品在山东的前景十分广阔。当被问到这份自信的来源,他说:“是浙江笋竹产品的质量给了我信心。还是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觉得好的,才能卖给别人。这次我购买了很多香辣味的惊雷笋,山东人好这口,绝对能卖得好!”事实证明他的自信是对的,在第二天的广场推介活动中,他和“耕盛堂”的老总一起卖力“吆喝”,“惊雷笋”系列产品很快被一抢而光。
市民:问笋哪得香如许?专家:唯有浙江“活水”来!
“这是什么?有这么大的笋么?这个要怎么吃?”在笋竹产品展示区,济南市民纷纷拿起手机拍下各式各样的竹工艺品、笋产品,一边拍,一边啧啧称奇。“没见过这么大的笋!”孙女士惊奇地指着龙泉展区的两根刚挖出来的鲜笋。“这个就是鲜笋,你看这里是白玉色的,说明新鲜,要是笋不新鲜了,这里的颜色会变的。”带来这两根笋的龙泉市肖庄竹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卫发耐心地解答济南市民的疑惑。他告诉记者:“带来这两根笋的目的,就是要给济南市民看看我们笋产品的原料到底长什么样,这样他们吃着才放心。”有一个心急的山东客商,当场就要批发笋产品。潘卫发笑着对他说:“明天有广场推介会,到时候产品更多呢!”而在广场推介会上,两个高中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之前我们对浙江的印象好像只有杭州的西湖,吃的就知道‘西湖醋鱼’很有名,没想到还有这么好吃的笋。对了,我还给妈妈买了保健袜,我现在都有一种去浙江读大学的冲动了,也不知道家里能不能同意。”郑同学提着两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笋竹产品。张先生出生在济南,但父母是浙江人,经常在家给他做一些竹笋菜肴。“我通过报纸得知浙江组团来泉城广场卖笋产品,一大早就来了,合计多买点儿,给我父母解解馋,他们都很长时间没回去了。”
临安展位“腌笃鲜”的香气飘满了半个泉城广场,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好奇地问正卖力“吆喝”的浙江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楼国华及省林业厅副厅长俞坚:“这是什么菜,这么香?”俞厅长笑着说:“这是咸肉烧笋,很好吃的,您要不要尝尝?免费的!”大爷高兴地说:“必须尝尝,这么香!我这么大年纪还没吃过这东西呢!”
3月29日举行的“竹笋晚宴”,吸引了200多人参加。主办方为各位嘉宾准备了10道精致的竹笋菜肴,油焖春笋、鸡汁脆笋、咸肉烧笋……济南市民深深地为之倾倒。一名厨师兴奋地说:“这些菜真好吃,完全可以做我们酒店的招牌菜了!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一些竹笋菜肴,但是不会做。通过这个活动,我能学到不少新菜!”
浙江的笋为什么这么美味?据我国知名的竹子培育技术专家金爱武教授介绍,浙江的笋都是“喝”山泉水长大的,绝对是生态、优质、健康的森林食品。金教授说,浙江的笋可以概括为“鲜嫩脆爽,味美香甜”,含有丰富的锌元素,对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非常有好处。此外,笋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减肥食品,对于爱美又好吃的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食物。金教授幽默地说:“文学家苏轼认为‘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要我说,这句诗应该改成‘不俗又不瘦,天天笋烧肉’!”
在本次活动中,浙江60多家笋竹加工企业和山东100多家超市商场、宾馆餐饮、食品和建材市场等相关企业的采购商和经销商进行了相互间的交流和接洽,部分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浙江、山东两省共22家企业进行了笋竹产品销售合作签约,签约的笋竹产品经销额达3500多万元。目前,在山东销售的加工竹笋食品类、竹餐具类和竹炭、竹帘等产品,均显示出较好的市场潜力,浙江笋竹香飘齐鲁大地。相信经过时间的检验后,浙江的笋竹产品依然会“历久弥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