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森林病虫情报
第七期
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2014年10 月14 日
浙江省2014年第二代马尾松毛虫虫情通报
全省2014年第二代马尾松毛虫虫情调查已全面结束,现将调查情况、虫情特点、防治建议等通报如下:
一、调查概况
2014年第二代马尾松毛虫虫情调查共设标准地4.7125万块(比去年减少188块),调查标准株91.13万株(比去年减少0.87万株),调查面积1444.13万亩(比去年增加15.51万亩)。调查结果:2014年第二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为18.34万亩,平均虫口密度0.51条/株,有虫株率12.36%;发生面积1.76万亩,平均虫口密度10.16条/株,虫株率61.94%。其中轻度发生1.67万亩、中度发生0.09万亩。
二、虫情特点
1.虫情分布。发生区主要为杭州的淳安,温州的平阳、洞头,金华的义乌、东阳,丽水的松阳、遂昌、云和等县(市)的一些老发生区及周边地区。有虫区主要为杭州的建德、富阳、临安;温州的瓯海、永嘉、泰顺、苍南、乐清,金华的永康,丽水的庆元、龙泉、缙云、青田,台州的天台、仙居,衢州的衢江、龙游、常山等地及虫情发生区。
2.与去年同代(2013年第二代)虫情对比。有虫面积增加了5.25万亩,平均虫口减少了0.15条/株,虫株率下降了5.07%。发生面积增加了0.78万亩,平均虫口密度增加了2.59条/株,虫株率增加了5.49%。其中,轻度发生增加了0.74万亩,中度发生增加了0.04万亩。
3.与上一代(2014年第一代)虫情对比。有虫面积增加了1.88万亩,平均虫口减少了0.10条/株,有虫株率降低了2.99%。发生面积减少了2.53万亩,平均虫口增加了3.20条/株,有虫株率增加了36.43%。其中,轻度发生减少了0.46万亩,中度发生减少了1.99万亩,重度发生减少了0.08万亩。
三、趋势分析及防治建议
今年全省第二代马尾松毛虫虫情总体仍处于平稳期,大部分地区虫情仍处于低虫口、不成灾的状态。发生面积较第一代减少2.53万亩,降低了21.80%,但平均虫口密度上升了45.96%,虫株率上升了36.43%,且1级有虫面积也增加了37.38%,呈现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危害加重的趋势。分析主要原因是越冬后代和第一代松毛虫的及时防治,有效地把虫情发生危害控制在了局部地区。第二代危害较去年同代发生面积增加了79.54%,平均虫口密度上升了45.96%,虫株率上升了36.43%,都有大幅提升,也呈现集中危害加剧,局部爆发成灾的潜在趋势。松毛虫属周期性发生的森林害虫,一旦种群数量、虫口密度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可能暴发性成灾。因此,各地要密切监测虫情,尤其是有虫面积较大,虫口密度偏高的地方,要积极采取灯光诱杀、化学防治等措施,降低虫口,减少大发生的可能。
2014年10月14日
编辑:牟建军 签发:吾中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