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遂昌红山茶花:万绿丛中点点红

 
 
发布日期:2014-03-1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厅
字号:


  早已听说遂昌县应村乡的山茶花已经盛开,经不住美丽的诱惑,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相约赶赴应村乡高棠村的小平殿山。

  从乡政府所在地出发,乡间公路上,春风拂面,沿途颠簸带来的不适和疲惫因了赏花的兴致而一扫而空。这个时节,山间已然被浓浓的春意包围,树枝吐新芽、花儿泛红晕,一片生机盎然。一路蜿蜒而上,一路欢歌笑语,只待看够山坡上美艳的山茶花。

  我们走的这条路是“中国浙江自行车公开赛应村站”的赛道之一。小山村为何跟自行车运动结缘、一条乡道缘何冠以国字号?确实令人意外。

  用浙江省体育局、旅游局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评定组专家的话说,应村境内群峰起伏、山岭交错,通往白马山森林公园的道路更是蜿蜒而上,林木茂密,风光秀美,有着开展山地自行车运动的良好条件。

  身临其境,方有切身之感。时而穿梭竹海、时而途经农家、时而进入森林、时而近听瀑布,乡村绿道尽是原生态景致,难怪被选手赞誉为华东最美、最艰难的爬坡赛道。而我们,不需要像自行车手们那样,让美景一闪而过。深入其中,该有更刻骨铭心的感触和印迹吧,这让我们激动不已。

  终于车到小平殿山的山腰上,我们目不转睛地寻找,却“扑”了空。高棠村村委主任周焕兰说,要见到红山茶花,还得走上十几分钟的山路呢。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他口中的山路,并不是真正的路——一片裸露的山体上,零零星星分布着些许灌木杂草,山上滚落的石块“铺就”了一条天然的通道。石块或高或低、或光滑或粗糙、或平整或倾斜,各不相同,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路”上,别有一番情趣。

  “险境”过后,尽是美景,一片杉树林映入眼帘。绿意盎然的杉树,挺拔高大,苍翠欲滴,徐徐微风一抚,杉枝便婆娑起舞。阳光透过树枝,在地上留下形状各异的影子。开阔的地段,阳光洒在地上,留着温暖的黄色光痕。真想搬来一把摇椅,就地在林中安逸静地享受着太阳温暖的太阳怀抱。

  看!绿树丛中一点红。顺着“导游”雷晓霞手指的方向,山脚下,三棵“镶嵌”在杉树林里的山茶树上,点缀着朵朵鲜艳的茶花,举目即绿,这让茶花红得格外耀眼。无奈第一次相见的茶花身在险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上面的花才开得“热闹”——周焕兰的提醒预示着“好戏还在后头”。果然,一路向上,看到越来越多的红山茶花。一块开阔平地上,几十棵红山茶花树有些已粗壮如大碗,高达四五米,有些还是幼嫩的树苗。

  不觉地我们都放慢脚步,驻足观看,在密密麻麻绿叶的掩映下,红山茶花纷纷“探出头来”,挂满了枝头。有的已完全绽放,可爱的红艳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花瓣里缀满了许多金黄色的小颗粒,或许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刚刚绽开花苞的花朵,则犹如一个个朝天的铃铛,在阳光的照耀下,随时准备以美丽示人。山风吹过,茶花颤颤巍巍,恰似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在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漫步林间,远眺连绵的山峰,坐拥绿叶红花,思绪不禁漂渺起来。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应是“人面茶花相映红”吧,改编的诗句徘徊在心头。而像这样的红山茶花,小小的高棠村竟有800多亩。如若生在城市,这些“茶花园”必定迎来接踵而至的人群。远离都市,注定少了诸多“粉丝”,但或许“深在闺中”就是它们的宿命呢?

  高棠有着适宜的气候和海拔,为红山茶花提供了极佳的生长环境。而茶籽榨出的红花山茶油可与世人公认非常健康的食用油橄榄油媲美。野生的茶花早已在高棠焕发着勃勃生机,并走进了村民的视线。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就有人开始种植茶花,利用茶花结的果实(花籽)榨油。现如今,榨出的茶油也早已“走出”农家的厨房,摆上城里人的餐桌。

  沿着线状的红山花茶园拾级而上,渐渐发现茶花开得越来越不茂盛,有的花苞干脆紧紧包裹着,似乎感受到了渐强的山风,一点也没有绽放的意思。周焕兰如数家珍地解释起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这些在海拔相对高的地方的红山茶花还没“感受”到温暖,还得再等气温进一步升高后才会开花。但神奇的是,在一些海拔过低的地方,茶花虽然开花早,却不会结果(花籽)。

  穿过茶花园,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一片不知名的小竹子在这头,一片小山包在那头,围成了一个“高山湿地”。没有绿色风景,没有袅袅炊烟,只有飘逸的白云、不知何处飘出的虫鸣和湿地荒芜的底色,感受着这里跳动的脉搏,倾听着自然深处的呼唤,寂静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周焕兰告诉我们,多年前,曾有村民在此种过茭白,后来因为效益不好放弃了。泥路上的杂草见证着湿地的“无人问津”。踩着泥泞的小道,走进湿地,近距离感受它的静默。这块湿地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沉睡了不知多少年,从来没有人惊醒它的梦,一切是那么的幽静、深邃。

  阳光洒下来,鲜有绿意的大片湿地仿佛一幅中国古代水墨画,没有五颜六色,却能表达出意味深长。

  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全“铺”着着竹,一层又一层。竹林淹没了房子、小径。山风吹过,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越涌越远……走进竹林深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在大地上洒下斑驳的亮点,“沐浴”其中,顿觉陶醉。

  如果雪季来到这里,想必是另一番令人陶醉的美吧。周焕兰的话印证了这个想法。冬天,积雪压弯了竹子,雪花飘落在树叶、红山茶树上,铺在草地、石子路中,因为这雪,整个青山美景图活生生有了层层的分割线,一片白茫茫,却又高低错落有致。特殊的高山气候环境,使高棠形成了“夏季无夏,春花长开”的特点。

  原路返回,却遇上了一只朝我们狂吠的“中华田园犬”。心声疑惑之时,一阵阵“咩——咩——”的叫声从山上腰上传来。原来,这会到了牧羊的时间。几十只白色的山羊在林山间觅食,带头的似乎是一只挂着棕色胡子的老山羊。把羊放在羊山间不会丢失,是因为有领头羊的带“领导”?还是有着牧羊犬的看护?放羊的村民没有解答我们的疑惑,他只是笑着说,都会自己回去的,都会自己回去的。

  跟羊们说“再见”后,红山茶花没了踪迹,却见到了白山茶花。满目的绿叶,十来朵未完全绽放小白花,略显凄凉。村民告诉我们,白山茶籽的出油率远远低于红山茶籽的出油率,种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棵长成的红山茶花,小的能卖两三百元,大的能卖一两千元,但村民们却再也不卖了。周焕兰说,榨油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更为关键的是,连片的红山茶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观赏,“我们的‘村品’就是红山茶花,还要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万绿丛中点点红的高棠,蓝图不止于此。依托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湿地、千亩茶花等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这里将有可能建成一个集湿地生态与保护,运动、休闲、养身度假,水产业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驯化繁殖野鸭、野鸡、天鹅等野生水产水禽鸟类,建设农家乐园,供游客尽享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我们期待着。(遂昌县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