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与往年相比气温明显偏低,湿度偏高,有利于笋用竹林中蚜虫类害虫发生、发展,据余杭区森防站调查,今年余杭区西部山区笋用竹林蚜虫发生面广量大,危害重,严重影响新竹成竹、老竹换叶,注意抓紧做好防治。危害笋用竹林蚜虫种类多,有竹梢凸唇斑蚜、竹后粗腿蚜、竹色蚜和矢竹斑蚜,每年发生代数多达20余代至数十代,在竹枝嫩芽、嫩叶上群集为害,并因分泌排泄物,伴生竹叶煤污病危害。为此,区森防站提醒竹子生产人员开展蚜虫防治。
防治笋用竹林蚜虫主要措施有:
1、竹腔注药,成效高。采用竹腔施用内吸性杀虫剂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竹腔注药用法用量:用10斤水+杀虫双一瓶(1斤)+乙酰甲胺磷一瓶(0.6斤)混合,每株注入 2ml;10%蚍虫啉,每500克(1斤)+水5斤拌均,每株注入 2ml。
2、竹叶喷雾,控危害。用5%蚜虱净或2.5%功夫或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竹冠喷雾,防治效果达98%以上。10%蚍虫啉、1.8%阿维菌素,80%敌敌畏按规定标准浓度配制使用都有很好防治效果。
3、真菌制剂,林间施放,可用白僵菌粉炮,每亩施放1~2只,但初期效果在65%左右,后期效果显著,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达到长效防虫控虫效果。
4、加强营林抚育管理,竹林密度偏高偏大,是当前笋用竹林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降低竹林立竹密度,提高竹林的透风透光性是根本之策。竹林密度高,湿度大,透风透光性不足是有利于蚜虫发生发展与危害的条件,所以,要做好竹林老竹砍伐,每亩竹株总量控制在800至1200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