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保护古树名木 添彩风景桐庐

 
 
发布日期:2014-07-2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厅
字号: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全境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276.7万亩,林地面积214万亩,占总面积的77.3%,森林覆盖率72.2%,林木绿化率75.6%,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境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大量的古树名木增添了浓厚的森林生态文化气息,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直以来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据资料显示,桐庐县共有建档古树名木2000余株,其中重点散生古树名木1697株,古树群15个,隶属32科、48属、60种。大量的古树名木见证了桐庐1780多年的历史,“桐庐”的地名也曾以“梧桐”命名,印证了与古树密切的关系,根植于县境内的诸多古树,古往今来一直为文人墨客所赞叹,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取实景于桐庐。

  随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生态意识越来越强,以“回归大自然”为主旨的森林旅游已成为当今的时尚。特别是古树名木古朴优雅的形态、色彩、风韵、气魄等,不仅使人赏心悦目,也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添了美的品位。

  多年来,桐庐县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古树名木等森林资源保护和文化挖掘,编纂出版了《桐庐古树名木》一书,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树名木的风采和大自然的神韵,展示桐庐森林生态文化的无穷魅力。开展了以保护古树名木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全面实施县域大景区战略目标。桐君山、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瑶琳国家森林公园、严子陵钓台、白云源、芦茨慢生活体验区等一大批休闲生态旅游景区,依托古树群落和人文积淀构成了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而美丽乡村的代表:江南环溪村、荻浦村的古树名木蕴涵的历史文化已成为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的亮点。

  在保护、挖掘古树名木文化底蕴的同时,桐庐县还大力培育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从2011年启动“珍贵大树进村”活动,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0千万,实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景点要求建设乡村、以“村村有大树”为目标的珍贵大树进村工程建设,用4年时间,覆盖全县原有402个村,有力推进了古树名木宣传及保护工作。

  桐庐的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活着的绿色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一棵古树,就是保存一件珍贵古老的历史文物,就是保护一座优良种源基因库,也是保护一种人文和自然景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不仅能弘扬民族精神,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增强人们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还能为桐庐人民自己描绘的“新富春山居图”添上浓浓的一笔。(桐庐县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