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武隆豹岩村:从贫困村到“中国最美乡村”的嬗变

 
 
发布日期:2015-12-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12月23日,在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颁奖典礼上,武隆县白马镇豹岩村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12月21日,武隆县白马镇豹岩村内,游客数量不少。记者 罗斌 摄

       12月23日,在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颁奖典礼上,武隆县白马镇豹岩村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有柴有水万峰坪,无柴无水天尺坪。”位于白马山天尺坪上的豹岩村,平均海拔1300米,曾是一个市级贫困村。如今,豹岩村不仅脱掉了“贫困帽”,还成为全国有名的“最美乡村”。

       豹岩村嬗变的秘诀何在?近日,记者走进豹岩村一探究竟。

       “一座穷山”

       走进群山环抱的豹岩村,近处,是小青瓦、坡屋面、灰白墙,一幢幢小楼独具巴渝风情;远处,连成片的茶园纵横交错,清风拂过,成千上万株茶树轻微晃动,宛若绿浪。

       登上高处的天舒亭,只见空中云海苍茫,变幻不定;置身望仙崖边,静静东流的乌江尽收眼底,乌江北岸,便是连绵的仙女山脉。如斯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距离望仙崖不远处,农家乐“花海农庄”的老板程阳联正忙着杀年猪,招待上山赏雪的客人。

       “以前一直在外打工,2013年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后,才留在家里经营农家乐。今年,我家光是农家乐接待游客的收入就达到了7万元!”程阳联感慨道:“穷了大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靠山吃山就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豹岩村紧邻白马山自然保护区,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710户农户2216人。全村有耕地7200多亩、林地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6%。

       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但在豹岩村许多村民眼中,这山旮旯却是座实实在在的“穷山”——由于地形复杂、土地贫瘠,加之人居分散、交通不便,村民多年来依靠传统农业养家糊口,一直与贫穷为伴。

       “2007年,豹岩村是武隆县确定的84个贫困村之一,还是一个市级贫困村。全村农户中,建卡贫困户就占了259户777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5%。”武隆县扶贫办办公室主任谭其华介绍道。

       因为穷,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谋生,姑娘争相外嫁他乡,连一些老人也跟着年轻人下了山。“前些年,只剩下四五百人在村里,还都是些老弱病残。”豹岩村村支书黄世禄说。

       一座茶山

       变化从整村扶贫开发开始。2009年,武隆县引进以茶叶加工为主业的龙头企业冠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天尺坪。

       “天尺坪,意思是离天只有一尺,海拔高。”武隆县农委副主任贺志华说,这个地方气温低,种粮不行,但是空气湿度大,病害少,正适合种茶。

       事实上,早在1985年,武隆县农业部门职工就曾在豹岩村外的山上种茶,集中打造了一批高山茶园。贺志华说,可惜由于缺乏市场主体,加上宣传不够,这里的茶产业始终不成气候,“一个好产业被埋没了。”

       如今有了龙头企业入驻,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下,老产业重新焕发青春:通过培育新苗,改造低效老茶山,新种茶树,两三年时间,茶园面积就扩展到6400亩,成为渝东南最大的高山有机茶生产基地,目前茶树投产面积达85%以上。“仙女红”红茶也一炮走红,获得永川国际茶博览会金奖。

       田茂芳一家曾是村里的低保户,丈夫张国生常年卧病在床,女儿年纪小,她自己又是个残疾人、干活不利索,虽然勤劳好强,每天在地里忙碌,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处境艰难。

       去年,她把10多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茶,每年每亩有400元租金,一年能收入4000多元;再加上到茶厂务工所得,去年的家庭总收入在1.2万元左右。

       “今年,我家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田茂芳高兴地告诉记者,有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补助,她又贷款了10万元,在村里的集中安置点建起了新房,准备开农家乐。

       “青瓦白墙配上现代卫浴,外加‘免费赠送’的清新空气和如画景色,能不吸引游客吗?”白马镇镇长刘源说,目前,豹岩村已发展农家乐26家,接待床位达到848个;每年举办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很多游客上山,仅夏天2个月,一家农家乐就能收入几万元。

       “金山银山”

       从豹岩村村活动中心到白马场镇仅12.76公里。然而,这1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和缺水的事实却曾是制约豹岩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山路既窄又烂,雨天根本无法通行。”刘源说。

       茶园发展起来了,乡村旅游也在逐渐升温,红火的产业“倒逼”着政府眼睛向上,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和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豹岩村的变化引来了多方关注和支持,测绘修路的来了,找水源修水池的来了,扶贫集团帮扶单位的也三天两头进村,“东西扶贫协作”中对口帮扶武隆的山东省济南市也倾力支持22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整村扶贫开发中,我们严格按照融合发展原则和打造生态发展‘综合体’的目标,整合投入资金近1亿元,重点实施了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有机茶种植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统筹立体扶贫开发,逐步建构了茶主题生态立体产业体系。”谭其华说。

       现在,路畅了——先后油化村道主干公路11公里,硬化社道路20余公里,修建人行步道40余公里,实现了社社畅通、户户相连。

       现在,水清了——8口人饮水池全部投用,可蓄水8000立方米,另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厂,自来水管网连接家家户户。

       现在,网络通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先后进村,农家乐也有了无线WIFI。

       “这样的好日子,以前做梦都没想到啊!”村里外出务工多年的“单身汉”张福洪,听说家乡变美了,“大起胆子”地将心仪的贵州姑娘带回老家“考察”。结果,姑娘一眼相中这美丽的村庄,不走了,就嫁了。

       据了解,2014年豹岩村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其中林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收入占60%以上;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1.2万元,一座曾经的“穷山”如今在大家眼中成了“金山银山”。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