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坚持生态发展理念 助力“三美临安”建设

 
 
发布日期:2016-12-2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厅
字号:


  日前,临安市作为首批12个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的示范单位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专家组会议。会上,临安市作为典型示范案例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探索、典型示范建设与推广、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成效,专家组对临安市在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中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联合国森林文书》是2007年第6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森林问题政府间谈判的成果文件,旨在通过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2012年5月国家林业局确定了浙江省临安市、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等12个单位作为我国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临安市自成为森林文书履约单位以来,始终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打造“三美”临安的重要内容,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工作理念,全力推进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工作。

  一、绿色发展促进环境提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经营利用理念,科学编制完成了《临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临安市“十三五”现代农林业规划》,积极构建全市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生物量和碳汇监测体系,不断增强对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经营状况的调查评估能力。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末的76.55%增长到77.7%,远高于省平均的60.89%;活立木蓄积量1330万立方米,年均增加60万立方米;建成了以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132万亩;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例从39%上升至57%,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县(市)前列。

  二、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加快推进现代林业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规模化经营,每年完成山核桃生态化经营面积2万亩以上,新建山核桃特色小镇1个、生态化经营示范园区5个、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个,完成退化雷竹林改造10余万亩,临安山核桃、天目雷笋、天目笋干跻身全国农产品价值百强。森林旅游经济方兴未艾,目前全市以森林资源景观为依托的旅游景区20多个,特色民宿100余家,2015年接待游客量近500余万人次,实现产值12亿元。据统计,2015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17元中,有近50%来自林业收入。

  三、科技支撑助力技术推广。建立林技推广专家团队,借助“林技通”等新型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大与国内10余所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在非木质资源开发、退化林地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模式和技术。积极传播森林文化,建立了2个省级教育基地、9个市级生态道德教育基地,举办了天目山森林旅游节、竹笋节、山核桃文化节、百笋宴等多项文化节庆活动。同时,积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搭建林权交易平台,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0.5亿元,流转林地面积2.4万余公顷。

  四、项目建设成就山美民富。组织实施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主导产业集聚区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林业电商换市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引入世界银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大力实施森林珍贵化、阔叶化、彩叶化改造,全市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不断推进。建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临安碳汇专项基金,建成全球首个毛竹碳汇林和首个雷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成功发布全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实现森林生态经营首期碳汇货币收益12.8万元。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启动实施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面积7万亩,届时如备案交易成功可为林农增收近4000万元。(临安市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