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黄连木 学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科名:漆树科 属名:黄连木属 古树称谓:香狸猫 位置:宁波奉化溪口镇董溪二村董一组村边 树龄:约612年 保护级别:一级 树高:12米 胸(地)围:5.4米 冠幅:平均18米;东西18米;南北18米; 生长势:旺盛 保护状况:好 历史文化: 黄连木(Pistacia chnensis Bunge),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耐干旱瘠薄,木材坚硬致密,心材淡黄色,叶、枝和木材有香味,与野生动物香狸猫的体味相似,故当地村民把黄连木叫作“香狸猫”。 编号0224100014的黄连木一级古树,位于奉化市溪口镇董溪二村下堡自然村的村后小山坡上。古树树龄612年,树高12米,胸围540厘米,平均冠幅18米。该树生长旺盛,主干略向东倾斜,树干下部有类似瘤状的突起,好似人的肌肉鼓起,给人一种生机,一种力量。树冠近半球形,远远望去亭亭如盖。2012年被评为宁波市古树之最(黄连木)。 董溪村全村姓竺,有五个自然村,村前的山溪原来名叫董溪,千年之前,曾有董姓的人居住过,后来竺姓迁入、董姓外迁,村名未改,但董溪改名为筠溪。筠是竹的别称,据《筠溪竺氏宗谱》记载,竺氏祖先本姓姜,是殷商时期孤竹国的君王,始姓“竹”,孤竹君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叔齐,叔齐谦虚,一定要让位于哥哥伯夷,结果两人相让不下。后代以“竹”源于叔齐两位贤人,便在“竹”字下面加“二”字,遂成“竺”姓。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祖籍嵊州灵鹅村的竺表恩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中一支严府君徙居奉化,第五世定居于董溪。董溪山川秀美,古时有董溪八景:董溪以北有三座山峰屹立,形如笔架,称笔架文峰,还有桃崖暄日,金鸡报曙、徐凫蛟瀑等。明代初期竺氏一支分居筠溪南侧下堡自然村。村庄依山傍水,东北临筠溪,南有良田,西有后门山紧依村庄,因山体基岩多破碎,易风化。为保护村庄安全,族中定下规矩,将村西山地定为众家山,严禁砍伐。岁月更替,物是人非,下堡村竺姓族人一直坚守祖上的规矩,至今还把村西的山坡作为集体山林,林中的黄连木历径600余年,依旧生机勃勃。这棵黄连木见证了筠溪下堡自然村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活的村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