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武义县松毛虫发生危害严重,主要发生地有履坦镇、白洋街道、泉溪镇、茭道镇、三港乡等乡(镇、街道)部分村,以及县林场的部分松林,有些地方危害松林的是松茸毒蛾,更多松林受到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松茸毒蛾的混合危害。由于去年冬季为暖冬气候,有利于害虫越冬,据近期调查预测,2017年全县松毛虫虫情总体呈增殖上升趋势,不排除在局部地区有暴发成灾的可能,武义县要求各地注意做好监测报告和组织防治工作。
一、本次警示松毛虫的主要种类及习性
本次警示的松毛虫为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松茸毒蛾三种,均为松林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危害,幼虫身上有毒毛,可刺激人畜皮肤。
(1)马尾松毛虫:我地一年3代,以幼虫形态越冬,每年第1代的发生较为整齐。越冬幼虫每年3-4月开始第一次危害,以后分别在6-7月、8-9月、10-11月为害。
(2)思茅松毛虫:我地一年2代,以幼虫形态越冬,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结茧化蛹,6月中上旬羽化产卵,以后在6-7月、9-11月为害。
(3)松茸毒蛾:我地1 年发生 3 代,以蛹越冬,各代幼虫主为害时间分别在5-6月、7-8月和10月。
二、主要防治方法
(1)开展虫源地防治。对集中连片发生危害、影响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地域进行喷药防治,喷药防治可用噻虫啉粉剂、阿维菌素粉剂或菊酯类农药等。
(2)有条件地区可用灯光诱杀、人工摘除虫茧,也可用白僵菌制剂实施大面积预防、挂置鸟箱招引和保护鸟类。
(3)进行林相改造,营造混交林。
三、工作要求
(1)当前,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已开始活动取食,请各乡(镇、街道)特别是林技人员认真做好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监测调查,及时掌握虫害发生范围、危害程度,确定防治区域范围、面积等,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2)5月份以后注意监测松茸毒蛾虫情,6月份注意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第一代虫情,一旦出现严重灾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