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2017年9月26日报道 浙江古树“之最”你知道吗|省林业厅:这些都是珍贵树种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自然遗存,更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蕴藏着财富。而发展珍贵树种,既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有利于藏富于民、藏富于地。 今天上午,浙江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的有关情况及全省发展珍贵树种行动的执行情况。 浙江省古树名木现状如何?将怎样保护?浙江有哪些珍贵树种?“十三五”期间新植1亿株的目标进行到哪一步了?小布带你来看权威解答。 古树名木 树常有,而古树名木不常有。今年7月,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第一部专门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政府法规《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即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经依法认定的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是指经依法认定的稀有、珍贵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浙江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数量多、种类多、群落多。据最新普查,全省共有古树名木21.84万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就有6149株。 “最古”古树:丽水莲都的晋代樟树 
▲树龄1700年,依然生机勃勃 “最粗”古树:宁海前童的樟树 
▲胸围15米,可放10人大圆桌 “最高”古树:临安天目山的金钱松 
▲树高58米,快20层楼 “最有名”古树:庆元百山祖冷杉 
▲全球仅存3株,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最大”古树:温州瓯海无柄小叶榕

▲冠幅39米,独木也能成林 古树名木
认树定级,解决长期“失管”问题 《办法》规定,要定期对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统一进行鉴定和认定,彻底结束古树名木长期以来自生自灭、散生放养的历史: 保护等级认定 1 500年以上的古树及名木为一级保护古树; 2 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为二级保护古树; 3 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为三级保护古树。 分区包干,解决职责不明问题 《办法》对生长在不同区域古树名木的养护责任人和单位作了明确规定:实行属地管理、方便养护和“谁直接受益谁养护”的原则,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监护人”。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 财政拨款,解决资金保障问题 《办法》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认定、抢救以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浙江成全国第一个针对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拨款的省份。 
建档立卷,解决智慧管理问题
《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一树一档的要求,统一编号,建立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对古树名木的位置、特征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省林业厅还计划为每株古树名木定制二维码,绘制全省“古树名木地图”,开发手机APP。届时,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到每株古树名木的身份、位置和其他信息。 褒贬分明,解决奖惩机制问题
《办法》首次提出建立古树名木养护激励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国家捐献古树名木以及捐资保护、认养古树名木。对养护人给予适当的费用补助;对捐献者予以适当奖励;对因保护古树名木而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办法》同时对禁止行为、因基础建设涉及古树名木及确需迁移的情形和处置,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如果说保护古树名木是保护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那么,发展珍贵树种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战略考虑。 珍贵树种具有特殊的资源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有珍贵树种的林子保水能力比纯林高60%,生态价值高;珍贵树木材价格是普通木材的30倍,经济效益好;珍贵树种培育成的大径材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可以说是后备的古树名木,浙江现有的21万多株古树名木中有2/3是珍贵树种。 去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行1年多来,全省已累计新植珍贵树种4513万株,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 省里每年投入1.5亿左右用于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包括对珍贵树种造林实行最高补助标准,新造林每亩补助1500元,补植造林每亩补助500元。 杭州宁波台州等市和部分示范县安排专项资金发展珍贵树种 长兴县|对珍贵树种示范村补助6万元/个; 桐庐县丨新造林补助6000元/亩; 慈溪市丨对重点区域珍贵树造林最高补助2万元/亩; 淳安县、仙居县|对珍贵彩色森林项目建设实行财政全额投资。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间资本发展珍贵树种投入资金18.7亿元。   
珍贵树种
选好树种 根据全省珍贵树种发展规划纲要,适合浙江培育的珍贵树种共有77种。浙江重点选择的是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浙江楠、紫楠、降香黄檀、香榧、银杏等,这些树很多本身就是浙江的乡土树种。 
▲刨花楠 外形选择上按“高、富、帅、土、特、长”的标准,尽量选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价值较高的名贵树种、树形优美的彩色树种、容易生长的乡土树种、彰显特色的优良树种、生长期长的长寿树种。 抓好示范 重点抓好“1000片局长示范林,1000个示范点,1000个示范单位”这3个“1000”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示范林213片、示范村193个、示范单位187个。 组织建德等18个示范单位编制年度建设方案,集中建设一批能够反映成效、得到广泛认可、发挥引领作用的示范工程。去年以来,这些示范单位新植珍贵树1538万株,占到全省总株数的1/3。 
▲金钱松 把好设计关、施工关,严格实行“一造管三年”的管护制度,确保种一片、成一片。
还要把好验收关、统计关,对新植珍贵树实行单独统计、单独建档,做到文件材料齐全、有据可查。 建好机制 建好三大机制:管理机制、创新机制和全民参与机制,开展各类以珍贵树种发展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劳动。今年以来全省共计参加人数1380万人次,植树2334.9万株,其中珍贵树种植占比达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