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兴县森防检疫站接小浦镇林业工作站反映,合溪村新种植的杨梅发生虫害,部分树苗已枯萎死亡。经实地调查,发现是木蠹蛾幼虫危害,现发布防治提醒如下:
木蠹蛾,鳞翅目木蠹蛾科多种昆虫的总称,又名蠹木蛾,是为害阔叶树种主干或根部的主要害虫。一般2-3年发生一代,少数1年发生一代。幼虫活动期为3-10月,成虫多在4-7月出现,最晚可至10月。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老熟后入土化蛹。成虫羽化多在傍晚或夜间,昼伏夜出,多数虫种有较强的趋光性。产卵多在夜间,每雌产卵数十粒至千粒以上,多在树皮裂缝、伤口或腐烂的树洞边沿及天牛危害坑道口边沿。初孵幼虫喜群集,并在伤口处侵入为害,初期侵食皮下韧皮部,逐渐侵食边材,将皮下部成片食去,然后分散向心材部分钻蛀。常使干基呈环状剥皮,严重破坏树干基部及根系的输导组织,致树势逐年减弱,甚至整枝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抚育,冬季垦复松土,消灭越冬虫蛹。(2)及时伐除被害植株并集中销毁,消灭树干内幼虫。(3)成虫羽化期,可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蛾。(4)初孵幼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树干基部喷雾防治;幼虫蛀食期可用40%乐果乳剂50倍液或80%的敌敌畏100倍液注入虫孔,毒杀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