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计划浙江行”媒体团来到了绍兴新昌,第二站就是霞客古道。 陟岭幽峻 霞客古道 霞客古道作为“最美森林古道”之一,因《徐霞客游记》而闻名。沿线林相丰富,景色优美,途经宁海、天台、新昌三线,沿途有徐霞客公园、天台山、天姥山等风景名胜,全长120公里。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游探险家、地质物理学家。当年,徐霞客曾从天台万年寺到新昌班竹考察天姥山水系,途经此道,并在游记中记载此事,后人将此森林古道称为“霞客古道”。 此次媒体团踏访的新昌段正是霞客古道的精华路段,沿途最具特色的当属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内山高林密,溪壑众多,瀑泉遍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地貌复杂多样,主峰海拔高900米,可眺望新昌县城及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等山脉,晴观日出,雨看云海,冬赏雪景和雾凇,夏享清凉和绿意,是良好的养身休闲之地,亦是摄影写生的全景地。 诗意天姥 唐诗之路 霞客古道新昌天姥山段被视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有“浙东唐诗之路发祥地”之称。据新昌学者竺跃兵考证,曽有450多位唐代诗人留下了1500首诗词。最为著名的就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首诗歌,一段诗路,千年传颂,后人敬仰,诗歌繁华处,李白曾梦游。这首千年古诗将天姥山打造成了唐诗的圣地,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寻“梦”而来,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唐诗文化使天姥山充满了诗意,使古道充满了人文气息。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迷花倚石、熊咆龙吟……李白的诗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千百年来传唱不息,唐诗之路也积淀了千百年的文化。 古韵村落 兴业富民 霞客古道带动了森林旅游产业及沿途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班竹村、横板桥、儒岙及南山等村的民宿、农家乐得到了蓬勃发展。梁柏林是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悠见南山”民宿业主,也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师。到他民宿住宿的游客以摄影爱好者为主,有客远来,梁柏林总会带他们到霞客古道徒步漫游,拍摄森林景观;到天姥山顶拍摄日出云雾;到周边的班竹、桃源、横板桥、横渡桥等古村拍摄人文景观。 随着新昌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进程,霞客古道已经成了新昌的旅游精品线路,一拨拨怀古、摄影、洗肺、驴行的游客从这里走过。霞客古道不仅是唐诗之路,还成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 此外,桃源村、班竹村和横板桥村作为霞客古道的几个重要节点村落,媒体团都一一深入采访,了解蕴含在此的古道文化、诗歌文化。这些古村落不仅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文化细节也随处可见,如桃源村的迎仙桥、班竹村的霞客亭、恒板桥村的太白庙等,让古道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局办公室、局产业办、省林业信息宣传中心、新昌县农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