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栖息地丧失威胁到所有人的未来

 
 
发布日期:2018-12-1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号:


苏门答腊猩猩是数以千计的濒危物种之一 Anupshah/Nature pl摄

  在刚刚结束的埃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警告,栖息地丧失将威胁到所有人的未来,野生动物的大规模灭绝和气候变化一样危险。

  发表在国际热带雨林与环境保护网上的一篇题为“全球领导人警告栖息地丧失威胁到所有人的未来”的文章称,现在的地球处于恐龙灭绝以来最严重的物种灭绝时期。因此,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缔约方大会,可谓当前的头等大事,但国际合作的精神似乎与世界濒危野生物种一样面临灭绝的危险。美国未签署协议,巴西等一些国家也正在逐渐脱离全球国际合作轨道。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似乎是孪生兄弟,但气候大会因为能源转型吸引了对数十亿美元可再生能源项目感兴趣的国家元首,而生物多样性大会却只有各国相关部门的领导、非政府保护组织和资金不足的科学家关注。

  媒体研究表明,关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谈判的新闻报道仅仅是联合国气候谈判报道的1/20,报道往往也只是集中于少数图腾物种,如狮子、黑猩猩等,而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正在崩塌的生态系统。

  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兴趣之所以降低,部分原因是2002年和2010年签署的两个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协议都未取得实效。8年前,在日本名古屋,《生物多样性公约》的196个缔约国签署了“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少将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减少一半,确保所有水域的可持续捕捞,到2020年将自然保护区从占世界陆地的10%扩大到17%。爱知计划还有两年,但今年的会议显示,20个爱知目标中有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

  来自动植物国际的马特沃尔波尔说,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仅限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地球生态系统所发生的一切,都将对人类产生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然危机对人类构成的威胁与全球气候变化同样大,并加剧了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新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自1970年以来,人类已经消灭了60%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该报告警告,野生动物的丧失现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文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每8种鸟类中就有一种面临全球灭绝的威胁。最近一些研究通过跟踪研究美国、哥斯达黎加和德国传粉昆虫数量的灾难性下降状况,提出了生态末日的警告。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帕尔默说,我们必须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否则我们将面临灭绝的前景。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全球机制正在稍稍从人们手中溜走。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科学与保护执行主任迈克·巴雷特表示,从企业和个人到农场和财政部等各个层次都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是制定模糊的目标和指望仅仅通过划定更多保护区来实现目标。

  他说,如果富裕国家继续推动万亿美元的大宗商品贸易,加速栖息地的丧失,那么他们捐助数亿美元用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保护项目,也只是杯水车薪。他举例说,英国为保护巴西塞拉多大草原提供了资金,但同时又进口了大量大豆,而正是大豆种植导致该地区森林遭到大面积砍伐。

  巴雷特说:“我们必须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问题,否则10年后我们将仍在原地踏步。”

  他希望各个国家、企业和消费者承诺,减少他们在地球上留下的足迹。随着巴黎气候谈判的临近,这些自下而上的承诺将被汇总在一起,每隔几年重新审视一次,以衡量世界是否走上正轨,还是需要怎样进一步提振信心。

  与会代表希望,中国国家领导人能为将于202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敲定框架,其目标是达成一项与“巴黎气候协定”同等重要的政治承诺,并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同等重要的问题。

(据国际热带雨林和环境保护网)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