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物联网》正式出版
《中国林业物联网:思路设计与实践探索》由中国林业出版社近日正式出版,这是首部指导中国林业物联网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对推进林业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林业质量效益、满足林业现代化建设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包括思路设计、应用示范、保障探索3 部分共10 章。2016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物联网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林业物联网工作,全国林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林业物联网建设和发展实际,组织完成了《中国林业物联网:思路设计与实践探索》编写工作。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装备新型设备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从比利时获赠一套大型动物人工采精设备,为了熟悉和掌握该新采精设备的使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繁殖生理室于近日试用该设备对大熊猫“回回”实施麻醉后人工采精。繁殖生理研究室之前只有一套能正常使用的采精设备,新采精设备的使用缓解了人工采精设备不够用的情况。而且该新采精设备自带蓄电池,刺激电压、刺激时长和刺激时间间隔等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有手动和自动模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场所广泛。该种新型人工采精设备有利于今后大熊猫繁殖生产和相关科研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地开展。
首批289个全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入库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办公室(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于近日印发通知,下达第一批全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库入库项目及建议计划。首批入库项目共289个,是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具有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特性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包括生态旅游经营、森林药材及保健植物培育、木本油料、林木种苗及花卉、木竹加工、林下种植养殖、森林食品加工、生物质能源等多种林业产业类型。2016年12月,国家林业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专门用于推动全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
监测显示三江源地区雪豹数量或已超过1000 只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雪豹种群持续稳定恢复。科研人员对当地各雪豹监测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结合区域物种分布密度估算发现,整个三江源地区的雪豹种群数量或已超过1000只。三江源地区雪豹种群监测工作于2011年启动。7年来,科研人员通过无人红外相机共捕捉到超过5万张雪豹相关影像,监测区域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面积广阔、人烟稀少、生态状况良好原真。除雪豹外,当地还广泛分布有金钱豹、藏羚羊、藏野驴、白唇鹿等诸多珍稀物种,兽类群落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东方白鹳“落户”黑龙江嘟噜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近日,黑龙江省嘟噜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迎来数万只候鸟群,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10 多只。嘟噜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南部,松花江北岸。保护区总面积约2 万公顷,核心区面积7588 公顷。这里地势低洼、泡泽相连、苇草丛生,是中国北方三大水禽栖息地之一和候鸟迁徙坐标区。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被列入国际濒危保护动物名单的大型水禽,目前全球仅存3000 多只,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及中国东北地区,每年秋冬南迁越冬,次年3 月返回北方繁殖。它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站立高度可达1 米多,翼展1.5—2 米。东方白鹳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湿地和湖泊。
湖南省难造林地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试点正式启动
湖南省难造林地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试点启动仪式于近日在娄底市冷水江锡矿山举行。采用无人机飞播新技术,实施精准造林,是探索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新途径,目的就是要解决紫色页岩、石灰岩、钙质岩等难造林地的造林问题,尤其是那些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人力难及的高山、远山、大山、陡山和亟待复绿的矿山地区。
为确保本次飞播的成功率,湖南省林业厅造林处会同湖南省林科院专家选择了矿区、石漠化地区、紫色土地3种难造林地类型分类施策。在种子处理方面采用膜化包衣处理,增加了种子的重量,减少了飞播过程中种子的位置漂移,防止鸟鼠兔害。在飞播林地处理方面采取带状砍灌方式清理林地,确保飞播成效。
农发行累计投放305.25亿元助力林业生态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稳步推进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贷款305.2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业生态保护为主体、全面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各领域发展的业务格局。已审批包括PPP、政府授权自营、企业自主经营以及扶贫过桥贷款等模式的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项目41个,金额达135.46亿元。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中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58.53 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3.56%。其中,河北分行、广西分行、云南分行大部分项目和贵州分行全部项目均投放到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建设国家储备林、经济林基地、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湿地保护修复等方式,带动了项目周边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龟甲牡丹在杭州植物园成功出苗
冯永平温室植物栽培养护大师工作室于2018年播种的珍稀濒危植物——龟甲牡丹成功出苗了。龟甲牡丹属于仙人掌科岩牡丹属目录内植物,是《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明文保护的一级濒危植物,属国家明令禁止进出口的物品。它在国内十分少见,全世界仅产于美国得克萨斯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荒漠地带,外形奇特,花多而娇艳,很像一块石雕工艺品。2013年杭州海关查获了一批走私的龟甲牡丹,随后将它们送到了杭州植物园,数量有56株,其中年龄最大的有100多年,最小的也有50多年。龟甲牡丹的繁殖非常困难,且实生苗生长很缓慢,一株球体直径在15—20厘米大小的野生龟甲牡丹,至少需要100年的生长时间。(钱江波俞倩)
建德50 余名“森林医生”成为乡村振兴特派员
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建德市林业局启动了“森林医生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年”行动,整合林业技术推广线上的50余名“森林医生”作为乡村振兴特派员,分批进驻全市16个乡镇(街道)200余个集体经济村,为农民合作社、普通农户特别是薄弱村的绿色产业发展“把脉开方”。主要负责指导林农管理的薄弱环节,如苗木补植、施肥管理、田间林地的积水管理。除了持续开展“田间课堂”外,“森林医生”还公开个人手机号码,开通林技通APP、产业微信群,随时为林农提供“个性化”技术服务。接下来,建德市将继续分批次输送“森林医生”特派员,用接地气、冒热气、触民生的服务方式和林业先进技术理念,实实在在地让绿色林子兴起来,让林农日子富起来。(王晓娟)
温州苍南莒溪保护区发现罕见国宝植物福建柏
科考队员近日在莒溪自然保护区(拟建)的高山崖壁上,发现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福建柏。
福建柏生长于高山崖壁上,因它的叶背面呈银白色,当地人叫“银杉”。由于银杉在浙江没有分布,当地人口中的“银杉”很可能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带着种种疑惑,科考队员再一次深入莒溪通天洞附近的崖壁上寻找。福建柏为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1999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福建柏属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紫褐色,较平滑。枝条扁平,排成一平面。鳞叶2对交叉对生,呈节状,上面蓝绿色,下面中脉隆起,两侧具有白色的气孔带。球果近球形,熟时褐色。花期3—4月,种子翌年10—11月成熟。(张芬耀)
古田山获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示范保护区首批试点单位
第三届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学术研讨会暨红外相机技术培训会近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会上,古田山与车八岭、长白山、宝天曼、壶瓶山、赤水桫椤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加入野生动物监测计划,成为全国首批6个示范试点保护区。2014年5月,古田山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在古田
山内建立了全球唯一的红外相机全境网格化动植物综合监测示范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原始状态的大片天然次生林,林相结构复杂,生物物种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独特,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此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建成各种样地441个,为动植物综合监测体系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动物与植物的多样性,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胡志成)
椒江赤龙山环山绿道开通
近日,椒江赤龙山环山绿道开通。这条全长1680米、宽3米的环山绿道于2017年12月开始动工改造建设,经过几个月加班加点的工作,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见面了。城中有山,是台州主城区特有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客观原因,市中心良好的山体资源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椒江赤龙山环山绿道的建设很好地利用了城区原有的山体资源,发挥出特有的优势。赤龙山环山绿道的游步道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具有高透水性,下雨时雨水会快速渗透,路面不会积水。而主入口处小公园里的水池,也有管道直通山上,一方面可以引流山水补充水源,另一方面让池水能够得到循环。赤龙山环山绿道的建成,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慢行和休憩的城市中心山体公园绿道,成为附近居民闲时散步的好去处。(陈赛)
浦江竹编元素亮相成龙环保艺术展
以“龙归故里心耀东方”为主题的“成龙—大美中国·古民居复建区奠基仪式”于近日在安徽蚌埠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举行。展览馆中,有一件由报废物品、环保材料等组成的镇馆之宝——一条悬空吊着的“巨龙”。“巨龙”的骨架是废旧的机器零件,龙身是废旧的自行车钢圈。“巨龙”用电焊焊接而成,融入浦江县非遗传人竹编工艺大师叶道荣的竹编工艺,变得更加栩栩如生。由于运输需要,这条“巨龙”被分成3段。完成竹编编制后,叶道荣又赴安徽蚌埠对龙身进行连接固定。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整条18米长的“巨龙”完成编制,成功将环保和竹编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到一起。(黄黎明)
宁波第九届茶叶博览会现场成交1200万元
为期4天的第九届中国(宁波)茶业博览会日前落幕。本届茶业博览会共吸引5.5万人次参观采购,同比增长20%;现场成交1200万元,同比增长50%;达成采购意向1亿元,是上届的3倍之多。据悉,在此次第九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中,宁波茶叶有21个品种获得金奖,茶叶品质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参展企业品牌知名度高,品牌率达80%。茶文化节相关活动丰富多彩,展馆内共举办了11场清新高雅、参与性强的茶文化活动。此外,五龙潭茶园、奉化区南山茶场等茶园旅游线路深受欢迎,推动了茶旅融合发展。(徐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