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刘超和他的“美之林”

 
 
发布日期:2018-09-3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青海日报
字号:


植被荒山 绿渐江源

——刘超和他的“美之林”


  9月8日,高原的天空难得放晴。

  蓝天白云下,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村集中连片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青翠欲滴,一眼望不到边,俨然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彰显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青海省八眉猪繁育示范园坐落于林子中间,与林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始终致力于发展以苗木产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不仅努力打造以林养畜,以畜促林的产业集群,而且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扮靓了山村面貌,群众在美丽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着生态红利。”林子的主人,青海美之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谈及苗木产业时如是说。

  刘超,曾是一名国有银行职工,2007年,毅然放弃薪资丰厚的工作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绿色创业梦想而辛苦奔波,2011年,在互助县注册成立了“青海美之林绿化有限公司”,因为他从小在偏远的青南牧区长大,在那里,能看到树是一种奢望。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声音和实践导向,这让他有了机遇登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植被荒山、绿渐江源。

  为此,他流转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土地113公顷,针对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干旱少雨的特殊地理环境,培育云杉、油松、祁连圆柏等10多种高海拔地区耐寒、耐旱的树种。

  最初创业的艰难时光,他和公司职工一起培土育苗,修路挖渠,引水灌溉,施肥除草。厚厚的一摞笔记本上,有的笔录了购得的数万株种类不同的苗木,有的记下了实验繁育的几十个树种、中药材的生长情况。

  曾经家境殷实,他有数十万家产;为了完善育苗基地,他债台高筑;下内蒙古,走新疆,他无数次为育苗取经;上果洛玉树,他矢志要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地种活一棵树。

  “不翻越险峻的高山,到不了广阔的平原”。这是他人生的信条。2013年初,我省开始在农村牧区全面推行专业合作社,在企业职工大会上,他首次提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并在青南地区同仁和尖扎两县付诸实践。两年内,由他传授管理经验和提供技术支撑,两县先后成立40余个苗木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当地2400多户农牧民加入合作社。

  农牧民缺少资金,他无偿提供种苗,包产包销,承诺5年内实现农牧民脱贫,在青南地区开创了一条以高度整合资源为基础,通过发展合作社多元化经济,解放剩余劳动力的现代生态苗木产业繁育之路,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如今,40多家苗木专业合作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收入6000元以上,直接带动4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印证了“美之林苗木培育模式”,已由单纯的产业模式,逐步演变为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成功典范。

  与此同时,他开始在育苗基地探索“以林养畜,以畜促林”的生态养殖模式。利用林地苗木基地发展林下特色种养殖,种植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养殖农家土鸡,并为与基地一墙之隔的省级八眉猪繁育示范园提供青储饲料,又借助其提供的有机肥料涵养苗木,由此形成了苗木基地+饲草料加工+特色种养殖+有机肥供应的循环产业链条,实现了“林畜循环,优势互补”。

  7年来,他以“建基地、育精品、抓特色、拓市场”为目标,利用适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广大农牧民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资源增长、生态增效、农民增收。“青海美之林”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推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林农增收及实现绿色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短短7年时间,公司已由单一的苗木种植,发展成集种植、造林、绿化、园林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综合型绿化企业,逐步实现了育苗基地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投资多元化、服务制度化、栽植规范化、销售网络化、辐射带动社会化的良好发展格局,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文明诚信单位。

  目前,公司每年为青海、内蒙、四川、新疆供应苗木达400万株,7年总育苗量已突破3000万株。近年来,在青海省内,不论是黄南州荒山两山绿化,还是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抑或是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在供应优良苗木的同时,他还发动公司职工和合作社农牧户,投身植树造林的热潮中,造林面积累计超过4000公顷以上,成为省林业厅评定的省级育苗“土专家”。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始终铭记自己的特殊身份,公司成立了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地方党支部携手脱贫攻坚大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公司+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村党支部的协助下,将互助县东沟大庄、纳加两村6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专业合作社,由公司提供技能培训,提供劳保用品,提供技术支持,提供资金扶持,帮助他们实现了脱贫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年,刘超置身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投身于国土绿化事业中,他一直以自己的努力试图实现一个国有职工成为一名普通育苗人的理想,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也注定是一次历经长久跋涉的特殊实践。(记者 姚斌 林玟均)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