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第八届中国(新疆)苗木花卉博览会举办等14则

 
 
发布日期:2019-11-1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第八届中国(新疆)苗木花卉博览会举办

  第八届中国(新疆)苗木花卉博览会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呼图壁县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开幕。博览会以“助推丝路美景、共建大美中国”为主题,全国近500家企业参会。

  此次博览会设置了中国园林园艺、丝路花木资材、乡村振兴园林景观、智慧园林机械、苗木花卉“互联网+”等七大展区。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一带一路”荒漠植被恢复高峰论坛、项目推介会、苗木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等配套活动,此外还会举办园林艺术摄影展、插花艺术制作体验、服装秀表演、葡萄酒品鉴等特色辅助活动。

  目前,以呼图壁县为代表的新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蓬勃。全疆苗圃已达5011处,实际育苗面积46.2万亩,苗木总产量16.9亿株,苗木产值达57.9亿元。

安徽省三部门出台实施意见助推脱贫攻坚

  安徽省林业局、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扶持发展脱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以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市、区)为重点,组建不少于300个造林合作社,吸纳4000 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带动1.2万名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其他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推进造林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

贵州将建100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贵州近日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此次工程将重点建设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

  贵州明确将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方面提档升级。贵州将持续优化完善各地村庄规划,推动山水、田园、林地和村庄有机融合,不断探索形成诸如黔北民居、黔东南民居等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文化特征的贵州民居新样板。此外,还将加强村庄通组路、串户路建设,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现象问题,加强村庄农房风貌引导和管控,推进村庄绿化建设。

江西省一批地区划定3年禁猎区

  近日,江西省一批地区划定了野生动物禁猎区并规定了禁猎期,以此禁止捕猎野生动物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及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活动。这是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后各地促进野保的新做法。

  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有都昌、修水、全南、弋阳、安远、永修、安福、井冈山8个地区陆续划定了全年禁猎区和禁猎期限。以永修为例,该县发布通告,禁猎期自2019年8月1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止。全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均为禁猎区,禁猎区内禁止一切狩猎,尤其是猎捕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内的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内的野生动物。

渠县30 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落地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与中顺洁柔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近日正式签约。该项目计划投资40.87亿元,预计工程总工期为70个月。其中,制浆生产线一次性投入,3年内建设完成;造纸生产线分3期建设,每期10万吨产量。项目全部建设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3亿元。

  渠县地处四川竹产业带中心,是省“一群二区三带”竹产业布局中渠江竹产业带的重点区域之一,现有以慈竹为主的竹资源16.8万亩。同时,渠县家家户户都有种竹的传统,“刘氏竹编”享誉中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渠县近邻的大竹县、广安区等有竹资源40余万亩,大多竹种适宜发展竹浆纸。因此,渠县发展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天桥岭救助放生野生小黑熊

  吉林省天桥岭森林公安局近日将救助的一只野生黑熊幼崽放生野外。

  黑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次救助的野生黑熊幼崽体长40厘米,还不到1岁。天桥岭森林公安局新华派出所民警发现后将它带回派出所,买来牛奶、猪肉、饼干等进行喂养。经过3天精心照料,小黑熊恢复健康,身体状况良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

  近年来,天桥岭森林公安局和天桥岭林业局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构建了以森林公安为主体,林业资源、动物保护、木材检查等为基础,联防联动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环境保护防控体系,开展了大规模宣传、巡护、清山清套等工作,使辖区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湖北建立青头潜鸭与湿地保护研究基地

  日前,由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与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共建的青头潜鸭与湿地保护研究基地在湖北潜江揭牌。

  青头潜鸭头部呈青绿色、眼睛白色、羽毛黑色,在中国是常见候鸟,每年3 月中旬从南方迁往北方繁殖,10 月中旬—11 月初迁往南方越冬。目前,青头潜鸭全球数量不足千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等级。

  近几年,湖北加大湿地修复力度,候鸟栖息地环境得到改善。青头潜鸭已在黄石网湖、武汉府河、枝江金湖、潜江返湾湖等多处被观测记录到。研究基地建成后,将通过开展保护研究项目,科学有效修复湿地,保护青头潜鸭及其越冬区域,并开展人工繁殖试验。

长兴林业给乡村旅游带来42 亿元

  近年来,长兴县以林业资源优势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2018年全县乡村旅游达960万人次,收入42.4亿元。

  长兴县利用已有的长兴香樟、长兴红梅乡土苗木产业,进一步打造28.3万亩的中大规格景观绿化苗木产业链。长兴县还借助薰衣草风情园、城山沟桃花园、粟将盆景园等形成长兴花卉苗木产业链,不仅花卉苗木销售额达31.85亿元,还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长兴县还在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建设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使山区人民户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其中,水口乡577家农家乐2018年旅游收入达9.48亿元,同比增长了20.1%,游客的人均消费同比增长21.6%。(汪月萍王辰)

浙江省新增2 家国家林业生态定位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批复同意建立“浙江温州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和“浙江浙西北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组建国家林业生态定位站10家,基本构建起全省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主体构架,这将为全省生态数据积累、提升生态监测与研究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2019年,浙江省林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创新与服务支撑能力持续加强,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联盟、长期科研基地等组成的创新平台体系。下一步,将严格按照《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管理办法》,加强对新建生态站的建设以及运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新建站遵照规定扎实开展相关工作。(林丽)

缙云县新建镇发现野生小型楠木群

  缙云县新建林业中心站工作人员近日在丰山村发现一片野生楠木群落。经专家辨别,确定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属国家濒危物种的紫楠。

  根据林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查,此次发现的这片野生楠木群有30多株,枝繁叶茂,保护完好,未曾受到人为破坏,在周边地区极其罕见。这一发现证明了缙云植物的多样性,丰富了当地植物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下一步,缙云县林业局将对该野生楠木群进行重点保护。(朱倍乐)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龙泉市林业部门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建成龙泉市公益林数据采集系统(平板端)、公益林监管平台(电脑端),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建成“龙泉市公益林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小班管理、权属管理、资金管理、后台管理4大功能板块合计31项内容,与“龙泉市林业信息集成系统”实现融通,进一步完善全市公益林矢量、属性数据库,解决了“公益林是谁的、公益林在哪里、公益林补多少钱”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龙泉市已完成126万亩、1.1万余宗公益林信息化管理工作,占全市公益林面积的72.8%。2018年,全市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金6974万元,农民户均到手达2325元。(陈操熊伟)

永康全域全年禁猎陆生野生动物

  永康市近日发布通告,自2019年8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范围为禁猎区,全年实施禁猎通告明确,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危害人畜安全和农林业生产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由相关单位或属地镇(街、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依法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可组织市野生动物保护队进行猎捕。同时,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地枪(地弓)、气枪、排铳等,以及其他危害人畜安全的猎捕工具和装置进行猎捕;禁止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挖洞、陷阱、捡蛋、电击等方法进行猎捕。但因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的除外。(程基进)

淳安救助放生一只海南鳽

  日前,淳安县梓桐镇某村村民胡志南在水田劳作时,发现一只长相怪异的灰色大鸟扑腾着翅膀,却无法正常飞行。由于担心其受伤害,胡志南遂将大鸟带回家进行安置,并于第一时间联系了梓桐镇林管站工作人员。

  淳安县姜家林业中心站和梓桐镇林管站工作人员随即赶赴现场。在胡志南家中,工作人员看到了这只鸟,经鉴定这是一只海南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全世界30 种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由于其昼伏夜出、不喜鸣叫、行动诡秘,生活习性一直鲜为人知,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经检查,这只海南鳽无明显伤痕,工作人员给它喂食了一些小鱼,便将它带回林业站进行观察。目前,该鸟已恢复飞行能力,工作人员遂将其放归野外。(王俊玲)

5县(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正式复函浙江省林业局,经综合审查,对桐乡市、临海市、乐清市、文成县、天台县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予以备案,这意味着桐乡等5个县(市)具备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前置条件,正式加入“创国森”行列,浙江省大力推进“创国森”工作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致力于通过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发展森林绿地,改善人居环境、扩大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贡献。(梁海超)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