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
 
     
 
 

2018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价值公告

 
 
发布日期:2019-03-0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和浙江“大花园”的重要内容。

  2017年,浙江省开展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年度监测(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全省布设的固定样地按年度开展复位调查),并对全省生态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17%(按浙江省以往同比口径),为自2004年开展省级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以来的最高值;活立木蓄积3.6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2.58亿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5778.66亿元。森林覆盖率保持稳中略升,林木蓄积量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呈现出总量不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结构持续改善、功能显著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森林资源综述

  根据2017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年度监测:全省林地面积660.95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607.8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3.67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3.30亿立方米;毛竹总株数31.34亿株。

  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76.79立方米/公顷,其中:天然乔木林74.49立方米/公顷,人工乔木林83.04立方米/公顷。乔木林分平均郁闭度0.62,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3548株。

  全省活立木蓄积总生长量与总消耗量之比为2.67∶1,活立木蓄积量继续呈现生长大于消耗的态势。

  全省森林覆盖率59.71 %,一般灌木林覆盖率1.46%;按浙江省以往同比口径,则森林覆盖率为61.17%,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二、林地面积

  全省林地面积660.95万公顷,其中:森林607.82万公顷,疏林地2.39万公顷,一般灌木林地14.85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6.95万公顷,苗圃地5.02万公顷,迹地6.46万公顷,宜林地17.46万公顷。

  全省607.82万公顷森林面积中,乔木林430.21万公顷(其中乔木经济林10.54万公顷),灌木经济林84.91万公顷,竹林92.70万公顷。

林地各地类面积比例见图1。

三、活立木蓄积

  全省活立木蓄积36724.66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33034.07万立方米,疏林蓄积44.94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283.71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361.94万立方米。

  活立木蓄积按组成树种分:松木类8999.39万立方米,杉木类9478.86万立方米,阔叶树类15672.44万立方米,经济树种类1754.19万立方米,灌木树种类819.78万立方米。

活立木各组成树种蓄积比例见图2。

四、森林资源结构

  森林林种结构  防护林面积256.56万公顷,蓄积17287.29万立方米;特用林面积19.88万公顷,蓄积1957.45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235.93万公顷,蓄积13314.54万立方米;经济林面积95.45万公顷,蓄积474.79万立方米。

  乔木林龄组结构  幼龄林面积165.69万公顷,蓄积8527.53万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26.40万公顷,蓄积10183.65万立方米;近熟林面积67.27万公顷,蓄积6371.24万立方米;成、过熟林面积70.85万公顷,蓄积7951.65万立方米。乔木林中,幼龄林、中龄林的面积、蓄积分别占总数的67.89%和56.64%,说明全省乔木林仍然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体。

  乔木林树种类型结构  针叶林面积161.40万公顷,蓄积14389.74万立方米;阔叶林面积197.03万公顷,蓄积13307.04万立方米;针阔混交林面积71.78万公顷,蓄积5337.29万立方米。乔木林树种结构中,全省阔叶林面积超过针叶林面积,并继续呈逐年增长态势。

五、天然林与人工林资源

  天然林资源  全省天然林面积366.09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0.23%;天然乔木林蓄积23433.53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70.94%。

  人工林资源  全省人工林面积241.73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39.77%;人工乔木林蓄积9600.54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29.06%。

六、经济林与竹林资源

  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95.45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5.70%;经济林蓄积474.79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1.44%。茶叶、油茶、柑桔、杨梅、板栗、山核桃、蚕桑七大经济树种,合计占经济林面积的85.21%。

  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92.7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5.25%。其中:毛竹林81.67万公顷,杂竹林11.03万公顷。

  全省毛竹总株数313402万株,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3548株,当年生新竹占毛竹总株数的16.67%。

七、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

  森林生物量  浙江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52224.16万吨。其中:乔木林群落40542.60万吨,竹林群落6320.17万吨,灌木林群落2086.50万吨,其它类型223.43万吨,散生木四旁树(竹)3051.46万吨。

  森林碳储量  全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5842.66万吨。其中:乔木林群落20104.62万吨,竹林群落3087.33万吨,灌木林群落1016.80万吨,其它类型111.68万吨,散生木四旁树(竹)1522.23万吨。

八、森林生态状况

  森林群落结构  乔木林中,完整结构面积占60.55%;较完整结构面积占39.17%;简单结构面积占0.28%。

  森林自然度  自然度为Ⅲ级及其以上的森林面积占5.19%,Ⅳ级的森林面积占53.78%;Ⅴ级的森林面积占41.03%。总体而言,由于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全省森林自然度等级较高的面积偏少。

  森林健康  全省森林健康等级达到健康的面积比例为96.79%,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08%、0.71 %和0.24%。达到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居于优势地位。

  森林灾害  无林木受害或受害比例在10%以下的森林面积占97.91%;遭受了其它不同程度森林灾害的面积占2.09%,其中灾害等级达到轻度(10%-29%)、中度(30%-59%)和重度(60%以上)的受害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18%、0.71%和0.20%。

  从受害森林面积的各灾害类型看,森林病虫害占86.84%,森林火灾占1.89%,雪压、风折(倒)等气候性灾害占11.27%。受森林病虫害危害的面积和程度比2016年明显上升。

  森林生态功能  全省森林面积中,森林生态功能好、中、差三个等级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41 %、83.32%和15.27 %。全省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089,继续保持中等水平。

九、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库、生物基因库和生物质能源库,不但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食品和能源等多种物质产品,同时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017年全省森林吸收二氧化碳6742.27万吨,释放氧气4922.27万吨。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休闲旅游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

  2017年,浙江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5778.66亿元,林地平均每公顷年生态效益8.74万元。具体构成为:固碳释氧价值797.19亿元,涵养水源价值1675.27亿元,固土保肥价值315.37亿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55.19亿元,净化大气价值190.48亿元,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1084.04亿元,森林旅游年价值1661.12亿元。

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本次监测的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如下主要变化:

  林地面积基本稳定  全省林地面积为660.95万公顷,比2016年增加0.49万公顷。从2009年(660.74万公顷)以来,林地面积基本上动态稳定在660万公顷左右。

  森林覆盖率稳中略升 全省森林面积607.82万公顷,比2016年增加了1.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按现行计算口径,比2016年上升0.19个百分点;按浙江省以往同比计算口径,比2016年上升0.17个百分点。森林面积中,乔木林、竹林面积呈增长态势,灌木经济林面积持平。

  林地主要地类面积动态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林地主要地类面积动态变化表

 

指  标

林 地

(万hm2)

森 林

(万hm2)

乔木林

(万hm2)

竹 林

(万hm2)

灌木

经济林

(万hm2)

一般

灌木林

(万hm2)

森林

覆盖率

(%)

一般

灌木林

覆盖率

(%)

2014年

659.77

604.99

426.88

90.06

88.05

15.09

59.43

1.48

2015年

660.49

605.68

427.82

91.02

86.84

14.85

60.96

1.46

2016年

660.00

605.91

429.02

91.98

84.91

15.09

59.52

1.48

2017年

660.95

607.82

430.21

92.70

84.91

14.85

59.71

1.46

16-17年增量

0.95

1.91

1.19

0.72

0

-0.24

0.19

-0.02

年增率(%)

0.14

0.32

0.28

0.78

0.00

-1.59

 

 

  活立木蓄积稳步增加  2017年活立木蓄积量比2016年增加1728.35万立方米,年增率4.94%。受松线虫病危害影响,增量、增率有所下降,但活立木蓄积稳步增长态势未变。

  各类蓄积动态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各类蓄积动态变化表

 

指  标

活立木蓄积

(万m3)

森林蓄积

(万m3)

疏林蓄积

(万m3)

散生蓄积

(万m3)

四旁蓄积

(万m3)

2014年

31384.86

28114.67

27.29

2109.17

1133.73

2015年

33073.53

29696.98

24.81

2152.19

1199.55

2016年

34996.31

31529.17

26.66

2156.21

1284.27

2017年

36724.66

33034.07

44.94

2283.71

1361.94

16-17年增量

1728.35

1504.90

18.28

127.50

77.67

年增率(%)

4.94

4.77

68.57

5.91

6.05

  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提高  与2016年相比,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了3.30立方米/公顷;乔木林郁闭度上升0.01;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的比例由68.81∶31.19调整为67.89∶32.11,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之和占乔木林的比例由61.60%上升到62.48%,龄组结构、树种结构朝着逐渐合理分布的可持续经营方向发展。

  生态服务功能增效明显  与2016年相比,全省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增加272.86万吨,年释放氧气增加199.20万吨,增率均达4.22%;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增加436.04亿元,增率8.16%,其中森林旅游年价值增加304.94亿元,占总增量的70%。

  综上所述,2017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蓄积量、质量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龄组结构、树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森林生态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浙江森林正由“数量持续增加”向“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与生态改善并进”的方向发展。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