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情预警  
 

绍兴市森防站提醒做好杜鹃冠网蝽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9-04-17访问次数:
字号:


近日,通过对几个绿化公园、社区绿地的现场调查及花木病虫测报点反馈的信息,发现杜鹃冠网蝽正开始危害,其排泄粪便致使被害叶正面形成白色斑点,叶背出现黑色污斑。杜鹃冠网蝽除危害杜鹃外,还危害马醉木、月季、梨、桃、樱桃、梅、李、山茶、含笑、腊梅等。

杜鹃冠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在本地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严重。其以成虫和若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或根际表土中越冬,每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和若虫开始活动,至4月中旬出现第1代若虫,4月底~5月上旬为第一代盛发期,6~9月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若虫、成虫常群集于叶背主、侧脉附近刺吸汁液,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白色斑点,严重时使全叶失绿苍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缓慢,提早落叶,降低观赏价值。

高温、干旱天气最适宜杜鹃冠网蝽发生,目前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望各花卉生产单位、绿化种植养护单位和居民社区立即开展虫情调查,抓紧时间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如下:
一、园林措施
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刮除树干上的翘皮集中烧毁,深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虫源;选择无害虫苗木栽植,也可减少害虫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
叶面喷雾防治可选用:2.5%联苯菊酯乳油(天王星)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毒死蜱)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剂3000倍液等。喷雾时尽量做到均匀喷洒,至叶片湿润而药液不下滴为止,并注意喷洒叶背处。每隔15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2~3次,建议合理轮换使用药剂。
根部施药防治可选用: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颗粒剂,毒土法根部穴施,适宜在杜鹃栽植密度较高的圃地和绿地中使用,用药量3千克/亩,药效期30天以上。5%丁硫克百威防效缓慢,在生产中宜提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