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情预警  
 

长兴县森防检疫站提醒做好竹卵圆蝽防治

 
发布日期:2019-06-05访问次数:
字号:


竹卵圆蝽,别名竹蝽象,俗称“臭屁虫”,属半翅目蝽科卵圆蝽属,去年在和平方家庄村、周坞山村、夹浦北川村有发生,主要为害毛竹、淡竹、红壳竹、刚竹等,以成、若虫在竹子大小枝条的节上,主秆节的上下群集吸取汁液,造成竹子被害枝节以上的枝条落叶枯死,为害严重时,竹子上出现大量枯枝或全株死亡。一般1年发生1代,以2-4龄若虫越冬,4龄占95%以上。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活动取食,5月底、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7月上旬出现若虫,10月底、11月上旬若虫越冬。

防治建议:

1.人工防治法:(1)涂环阻隔。在4月份越冬若虫上竹前用黄油加机油1:2搅拌均匀,在竹秆基部涂一圈15cm油环。卵圆蝽上竹经过油环时,被粘连饿死,阻止其上竹危害。此外,也可在黄油、机油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触杀性农药,对若虫起毒杀作用。(2)人工捕杀。当竹卵圆蝽若虫聚集在竹节上下危害时,也可采用人工捕杀,用细铁丝、塑料袋制成半圆形状,沿竹竿上推,即可捕杀若虫。

2.化学防治法:(1)喷药:在竹卵圆蝽若虫上竹前,用喷雾器将8%绿色威雷按1:200倍液在竹秆基部喷50cm宽的一闭合环,可以杀死上竹若虫;若虫上竹后,用敌敌畏、杀灭菊酯1500---2000倍、3%噻虫啉悬浮剂3000倍、绿色威雷300倍喷雾防治;(2)竹腔注射:若虫上竹后,在每竹竹腔注射10%吡虫啉乳剂(或50%乙酰甲胺磷)原液1.5-2ml。

3.竹林抚育管理:清理竹林内的枯枝杂草和风折雪压后的竹梢竹枝,适度垦复,降低越冬虫口,提高竹林的自我抵御灾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