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冠网蝽是危害花木杜鹃的主要害虫,常躲在杜鹃叶子背面刺吸汁液危害,危害期长且不易被发现,危害轻时造成杜鹃叶子花白、枯黄,严重时造成落叶,影响植株美观甚至生长障碍直至造成植株死亡。经调查,近期各地公园绿地人工栽的西洋杜鹃普遍发生比较严重的杜鹃冠网蝽危害,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科学进行防治。
一、杜鹃冠网蝽的特点:属于半翅目网蝽科冠网蝽属的一种昆虫,以成虫和若虫躲在叶片背面刺吸叶汁形式为害,受害叶片正面出现小白色斑点,所排泄的粪便,使叶背呈现锈黄色斑,重度修剪的杜鹃花木往往受害状更加明显。杜鹃冠网蝽成虫体长近3.5mm,宽不足2mm,前翅半透明密布网状纹,翅脉暗褐色,翅即长又宽皆超越虫体。1年发生5~8代,危害期每年4-10月,高温干燥年份繁殖为害更加严重。
近段时间,当你发现西洋杜鹃叶子包括新抽嫩叶均有明显被害迹象,说明杜鹃冠网蝽正处于若虫(幼虫)或成虫期,此时是危害高峰期,也是防治最佳时期。当发现老叶花白、变黄或变褐严重,而新抽嫩叶并没有明显被害迹象时,这时有可能是杜鹃冠网蝽卵期,此时要先查明虫情,确定杜鹃冠网蝽孵化进入若虫期再进行防治。
二、杜鹃冠网蝽的防治:
(1)药剂防治。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9%净叶宝乳油1500倍液防治、或1%苦参碱醇溶液800倍液,各种药剂交替用药防效较好。防治宜早不宜迟,早期时虫情比较整齐防治效果较显著。
(2)加强花木养护管理,加强水肥,增强树势,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的条件。
(3)杜鹃冠网蝽对人体没有毒性,当家庭盆栽杜鹃上发生少量害虫时,可用手捏杀。
(4)杜鹃冠网蝽以成虫在落叶下、植株翘皮内、土隙中越冬,秋末清扫落叶、清除杂草、刮老皮缝、适当翻土等,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