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元旦前夕,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对白洋街道徐某某锯板厂内存放的松木4455公斤依法予以没收销毁处理,幸好经检疫检测在查获的松木中未发现松材线虫活体,不然经营者将惹上更严重的官司。2019年,武义县共查处类似涉及松木、违反检疫法规的行政案件6起、处罚7人,罚没款9720元、销毁松木24850公斤。
松材线虫——这种十分细小、长不过1毫米、深藏松树体内的小虫,在显微镜下放大两三百倍才能看得见,却能使一株大松树40天彻底枯死,三五年可毁灭整片松林。这种小虫对人们的身体没有直接危害,但人们可能会因为这条细小的虫缠惹上官司,甚至牢狱之灾。
因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死亡之病叫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于1982年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目前在我国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974万亩,30多年来,全国因松材线虫病损失的松树累计达数十亿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上千亿元;浙江省1991年首次在宁波象山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2015年7月,重庆市审理了全国首例非法调运松木刑事案件,被告人袁某某因将200余件松材从忠县运至万州区销售,犯了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被万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2017年1月,浙江省审理了首例非法调运松木刑事案件,叶某某因将30余立方米松木从江西省运至江山市,犯了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被江山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松材线虫病疫情惊动了整个社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浙江省人大则于2009年专门为这条十分细小的虫子制订颁布了一部法规——《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然而部分群众则偏偏忽视了这条小虫的危害和法规条例的尊严。
武义县有松林面积近40万亩,同时有古松树1700多株,是全县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防检疫站一位工作人员说:武义县2011年秋季发现首例松材线虫病,九年来全县因松材线虫病共造成松树死亡6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近亿元,累计投入防治经费5000多万元,对清理下山的病死松树约8万立方米全部进行销毁和除害处理,但由于松林分布广、疫情难扑灭,在大力防治的情况下仍不断扩散蔓延,2019年1月23日,武义县和金华市内其他八个县市区一起全被国家划定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全部松木因此均作为疫木进行管理。
国家《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和《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等规定:病死松树清理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疫木源头管理和杜绝疫木流失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核心手段。《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十六条规定:除省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疫木加工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存放、使用染疫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因此,各地在大力开展病死松树清理及对清理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涉松检疫执法行动。武义县强化对木材加工企业和规模以上涉木企业的检疫执法检查,2019年先后组织检查28次、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检查规上企业35家、木材加工厂企业100多家次,发现案件及时查处。2019年查处的6起涉松检疫行政案件中,违法存放松木案2起,违法加工松木2案,违法收购松木案1起,违法运输松木案1起(2人)。
武义县森林覆盖率73.9%,号称“长三角后花园”,是浙江省森林城市。为保护绿化造林成果和森林生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武义县政府领导要求:进一步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的执行力度,以打“持久战、攻坚战、保卫战”的思路,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检疫工作,发现检疫案件该罚款的罚款、该没收,对涉嫌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或阻碍松材线虫病防治、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由公安部门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