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糙三脉紫菀 
微糙三脉紫菀 
微糙三脉紫菀 
陀螺紫菀 1. 学名:Aster ageratoides Turcz.var. scaberulus (Miq.) Ling 2. 科名:菊科Compositae 3. 别名:山白菊、三脉叶马兰、山马兰 4. 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1m。叶互生;下部叶宽卵圆形,花期枯萎;中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3~7对锯齿,上面被短糙毛,离基三出脉,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径约2cm,排成伞房状;舌状花白色、浅红色或紫色;管状花黄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 5. 分布:产于全省各地;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越南也有。 6. 生境:生于山坡、林缘、灌丛或沟谷湿地。 7. 园林用途:花朵繁茂,花色丰富,适作花境、边坡绿化或切花。 8. 繁殖方式:播种、分株、扦插繁殖。 9. 附注:陀螺紫菀A. turbinatus,花序通常单生叶腋,舌状花淡蓝紫色。 甘菊 
甘菊(植株) 1. 学名: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Ling et Shih 2. 科名:菊科Compositae 3. 别名:野菊花、甘野菊 4. 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枝条通常近无毛。叶互生;茎基部和下部的叶花期凋落;中部叶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上部叶羽裂、3裂或不裂,两面绿色;常无假托叶。头状花序多数,径1~2cm,排成复伞房状;缘花舌状,黄色。瘦果倒卵形。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 5. 分布:产于全省山区、半山区;除华南外分布几遍全国。 6. 生境:生于岩坡、沟谷、河岸、荒地及山坡路边、灌草丛中。 7. 园林用途:花多而密,香气宜人,适应性强,可作花境、边坡美化、切花或干花材料。 8. 繁殖方式:播种、分株、扦插繁殖。 9. 附注:野菊D. indica,枝条密被毛,具假托叶,叶背灰绿色,花序直径2.5~4cm。 千里光 
千里光 
千里光(群体) 1. 学名:Senecio scandensBuch.-Ham. 2. 科名:菊科Compositae 3. 别名:木莲草、黄花草、七里光 4. 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常攀援状。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三角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波状齿或近全缘。头状花序多数,在顶端排成伞房状;花黄色;缘花舌状,雌性;盘花管状,两性。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果期9~11月。 5. 分布:产于全省各地;除东北外,分布几遍全国;东亚、东南亚也有。 6. 生境:生于山坡疏林下、林缘、路旁、河畔或沟边草丛中。 7. 园林用途:花朵繁茂,金黄成片,适用于花境、花架或边坡美化。 8. 繁殖方式:播种、分株、扦插繁殖。 (本文选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浙江野花300种精选图谱》一书,主编:李根有、陈征海、项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