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广泛应用GIS、大数据、物联网、航空等先进技术建立了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构建起林业有害生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减灾御灾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为林业有害生物工作便捷、高效、精准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依托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全省森防业务体系。2018年,为应对机构改革、基层技术人员不足、山区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问题,我省委托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研发了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试点示范、完善优化、培训宣传,目前已在全省4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推广应用。平台以GIS数据为基础,围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管理,利用虫情测报灯、气象站、无人机、载人机、地面终端等先进设备,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设备的空地一体联动管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大数据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科学防治的能力和水平。平台主要特色有:(1)建立了4000多种昆虫数据库和12000多种植物数据库,并实现常见种类的智能识别。(2)以手持测报终端、虫情测报灯、无人机为主初步构建了林业有害生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了测报数据的实时管理和分析处理。(3)利用移动互联网、机载通信等技术,建立了对地面防治、飞机防治、枯死木除治等常规防治作业方式的实时监管技术体系。(4)综合历史发生情况、虫情现状、气象等数据,实现智能分析预警某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
二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全国首个油茶有害生物智能监测、防控示范基地。2019年,我省在耒阳市建立了全国首个油茶有害生物智能监测、防控示范基地。通过高倍摄像头、太阳能虫情测报灯、通信终端、无人机等设备,对我省主要油茶产区的有害生物进行实时监测与防治管理,技术人员在千里之外也能全面掌握基地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同时,利用营林技术、生物天敌、物理防控等措施提前防控有害生物,可实现靶标害虫虫口减退率均达90%以上,靶标病害感病率均下降70%以上。为打造油茶林健康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及病虫害监测监管技术的可复制可推广样板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湖南省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