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天姥山森林氧吧

 
 
发布日期:2020-05-2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天姥云雾

天姥云海

天姥雾凇

天姥神光

天姥秋色

 

放鹤台

  新昌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是一个天然氧吧,森林葱郁,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现存森林植被以马尾松、黄山松林和马尾松、黄山松为建群种的针阔混交林次生植被为主。天姥山蕴育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经调查,共有维管束植物166科,660属,1183种,8亚种,73变种,16变型种,15栽培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34属46种4变种;裸子植物7科22属9种变型种5栽培变种;被子植物137科604属1098种8亚种69变种15变型10栽培变种。天姥山现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7种,其中二级珍稀濒危植物2种(金钱松、杜仲),三级珍稀濒危植物5种(天女花、浙江楠、明党参、短穗竹、金刚大)。省级珍稀濒危植物11种(青钱柳、榉树、细叶香桂、牛鼻栓、花榈木、秃叶黄皮树、毛红椿、天目瑞香、刺楸、结童楼、纤叶钗、香果树)。

  公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高,林区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4100个/立方厘米,最高可达10100个/立方厘米左右。出境水质达到Ⅱ类以上。

  公园外部交通发达,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纵横交错,可方便到达新昌。公园距新昌县城约15公里,104国道纵向经过森林公园,目前已开通公园至县城的公交车。公园公路达四级标准与104国道相连,园内已具备基本的交通功能,汽车能到达各功能区。主要公路在官元庙处于104国道连接,经过上藤坑村盘山到海拔700左右的垭口,再通向各个林区,公园内总长度12公里。公园内现有游步道从司马悔桥—斑竹古村—古驿道—龙吟瀑布,长2公里、宽2米,卵石路古驿道为主;有登山道3条,共20公里,分别为:第一条,青云梯:司马悔桥—啼猿岩—观景台—北斗尖,长8公里,宽2米,卵石路、沙土路、石登道与横木到相结合。第二条,山顶环线:大水壶—北斗尖—林海雪原—露营地,长4公里,宽2—3米,沙土、石登道和横木路到相结合。第三条,东海岸线:从大水壶—罗汉尖—东海岸线—拨云尖,长8公里,宽2—4米,沙土路面与石登道、横木到相结合。

  天姥山海拔近千米,立在山巅,眺望四周,四明山、天台山等尽收眼底,群山连绵,逶迤磅礴。天姥山上,森林莽莽,沟壑纵横,山溪秀丽,瀑布直泄,云雾缭绕,变化万千,经常可以看到涌动的云带、云烟以及壮阔的云涛、云海和云瀑。这里山奇、水秀、洞幽。峰,起伏错落,卓然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云雾、霞日、月夜、冬雪是天姥山的四大奇观,每天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幽幽山谷中生出了云烟,云雾飘渺在层峦叠嶂间,是拍摄云海、日出的理想之地。天姥山主要景点有:挑担岩、王母洞、龙吟溪涧、龙吟瀑布、呼啸涧、天姥龙潭、青云梯、司马悔桥、谢公古道、班竹驿站、章大宗祠、北斗尖放鹤台、杜鹃花海、露营地、太白山庄等。春、夏、秋以龙吟瀑布、龙吟溪涧等水体景观为主;冬季以天姥高山游览区的雾凇景观为主;而东海岸线观光摄影体验区的云海、日出景观四季皆可。森林公园人文、山、水、林、石等资源丰富,组合情况良好。既有斑竹古村、司马悔桥、古驿道、拨云尖这样的人文古迹,又有龙吟瀑布、惆怅溪、龙吟溪涧这样的水文资源,更有龙吟阔叶林、杉檫混交林、高山杜鹃林、金钱松林、黄山松林加上古树群这样的稀有植物群落。天姥山脚的沃洲湖为天姥山提供了大量水汽,从而形成了天姥山特有的雾凇景观和天姥云海景观。

  2018年公园内完成彩色健康森林抚育801亩,补植金钱松、江南油杉等树种2100株。完成薄壳山核桃采穗圃建设80亩,共种植7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计3040株)。完成小安公路硬化4公里。

  天姥山森林公园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2018年共举办森林生态活动2次,一是“2018年浙江新昌天姥山唐诗之路越野赛”,二是“2018儒岙唐诗之路农事文化旅游节”。

  门票价格:免费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