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16年5月3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我国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闽赣交界山地中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保护区总面积6990公顷,范围主要涉及江山市廿八都镇周村村和张村乡双溪口村。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物种众多,自然环境优越。保护区内有6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25个群系,地带性植物群落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木荷、甜槠为主要建群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是全国皖浙和遂昌2个黑麂分布中心的中间走廊;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0种,发现中国大陆新记录植物光叶三脉紫菀1种,华东新记录植物黄松盘距兰1种,浙江新记录植物4种。
保护区地势险峻,林海绿涛、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度高,自然景观优美。保护区山脉地势高峻,中山广布,平均海拔千米左右,气象万千,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仙霞岭区域周边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区内多处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金衢第一高峰大龙岗(海拔1500.3米),衢州市党史教育基地--中共江浦县委旧址即位于仙霞岭保护区。保护区内山水相依,遍布断层峡谷、飞瀑碧潭、溪涧九曲十八弯等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最大溪流为钱塘江水系支流周村溪,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的龙井坑是钱塘江的源头之一,也是江山港的发源地和江山市的饮用水源地。仙霞岭保护区为浙西边陲、金衢盆地竖起一道天然的重要生态屏障。
保护区管理制度完善、交通便利,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是森林康养的理想之地。仙霞岭保护区管理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规范效能,加强资源管护,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全力打造“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的“数字保护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顺畅的交通,较强的接待能力,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期待成为游客心目中休憩旅游、养生保健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