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田塘头古道

 
 
发布日期:2020-05-2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田塘头古道,始建于1660年,南起鹿城区藤桥岙底社区江心田村金鸡潭,经白脚坳村、朱坪村、岭雪村、黄降坑村,北至藤桥镇田塘头村,全长约2公里,宽1.5米,最高海拔350米。这条登山古道是藤桥西片村民往来城镇、贸易经商、走亲访友、置办生活用品的必经之路。

古道建道伊始,早有平阳北港邑七个异姓兄弟于1622年迁徙至此。因当时是七户人家,故名字取为七个坦,后来更名田塘头。据记载,这七个兄弟遵照先祖嘱托,在七个坦上修建庙宇并请神仙驻庙,保人畜康泰,后又修建田塘头古道。

田塘头古道从金鸡潭沿着山清水秀、林密竹茂的南麓溪谷——“仙人谷”溪畔通过,途中可观赏鲨鱼潭、雷公岩、仙人读书桌、神仙潭、双龙找水潭、仙人洗足溪、听泉、神玺、登山台、仙人洞等诸多景点。再登山经过原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办公旧址即田塘头杨府庙,拾阶登高而上便可到达古道终点——田塘头革命纪念园、革命陈列馆、红十三军活动旧址、原永嘉县委办公旧址等。

田塘头村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浙南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著名革命老区村之一,民主革命时期这里曾经历了7场战斗。

1928年1月,浙南第一个县委(中共永嘉县委)于温州瓯海区娄桥成立,它是浙南第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红十三军两个连队的诞生地。中共永嘉县委成立的第二年,在田塘头村组建红军游击队。田塘头及周边村先后有80多人入党、90多人参加浙南红军游击队。该游击队后被编入红十三军第一团三营八连。国民党反动派曾对田塘头村红军驻地多次疯狂“围剿”。1946年永嘉县委书记曾绍文到田塘头村重燃革命火种,发展民兵100多人。1949年2月24日,国民党调集浙保四团、五团及自卫队500余人,对驻田塘头村的永嘉县委机关实行南北合击。县委机关警卫队和第十三区队浴血奋战5个多小时,掩护县委机关成员安全撤离,7名战士牺牲。田塘头人民为浙南革命事业立下了可歌可泣的功绩。 

田塘头古道两旁山林苍翠,村庄四面环山,整个山村被高高的苍松翠杉笼罩,登亭望崖俯瞰,山下一切行动尽收眼底,是一处可守可退的好地方,加上该村的村民团结和睦,群众基础好,为此,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使田塘头村成为当时中共永嘉县委重要的活动中心。

田塘头革命纪念园是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投资75万元,于2004年5月10日建成揭碑开园。主要由纪念碑广场及陈列室组成。战斗纪念碑广场,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由过渡区、活动区、瞻仰区三部分组成。活动区旁的昭义亭,镌刻着一副:“凭栏时得英雄气  胜足长怀烈士风”的楹联,瞻仰区有革命纪念碑和长方形的广场。纪念碑高655厘米。纪念室正门楹联:“革命圣地千古秀美  战斗英雄百世流芳”。

田塘头古道不仅给我们奉上了一道自然美景的饕餮盛宴,也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它唤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感怀先人的精神风范。

  门票价格:免费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