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兰

球兰(花特写)

球兰

球兰(生境)
1. 学名:Hoya carnosa (Linn. f.) R. Br.
2. 科名:萝藦科Asclepiadaceae
3. 别名:玉蝶梅、爬岩板、蜡兰
4. 特征:常绿攀援藤本。茎具气生根。叶对生;叶片肉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全缘;侧脉不明显。花序球状,腋生,有花约30朵,晚间有香气;花冠白色,径约1.5cm,5裂,密生乳头状突起;副花冠五星状,裂片玉白色,半透明,花心紫红色。蓇葖果细圆柱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5. 分布:产于苍南、洞头、平阳、泰顺;分布于华南及福建、云南等地;日本、马来西亚、越南也有。
6. 生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或岩石上。
7. 园林应用:叶片清新,花序如球,清香宜人,花形别致,色彩艳丽,十分耐看,极美的观赏藤本,适作盆栽、花架、岩面美化,也可作切花。
8. 繁殖方式:枝插、叶插、播种繁殖。
9. 附注:球兰之花语为:青春美丽。
水苏

水苏(花特写)

水苏(植株)

水苏 (生境)
1. 学名:Stachys japonica Miq.
2.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3. 别名:宽叶水苏、龙脑薄荷、水苏子
4. 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80cm。茎四棱形,仅节上具毛。叶对生,无毛;叶片长圆状宽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叶柄长2~17mm。轮伞花序6~8花,上部密集成长4~13cm的穗状花序;花冠二唇形,淡紫色,下唇常有紫、白相间斑纹。花期5~7月,果期7~8月。
5. 分布:产于全省各地;分布于华东、华北及河南、辽宁;日本、俄罗斯也有。
6. 生境:生于海拔350m以下的沟边、塘边及岸旁潮湿地,在河滩湿地可形成大面积群落。
7. 园林用途:株型整齐,花色典雅,大片种植可营造壮观的花甸景观,适作湿地美化,也可作花境、切花。
8. 繁殖方式:播种、分株繁殖。
9. 附注:针筒菜S.oblongifolia,茎、叶均有毛,叶近无柄;产于临安、淳安。
栀子

栀子(花特写)

栀子(花枝)

栀子(果)
1. 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
2.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3. 别名:黄栀、山栀、香栀花
4. 特征:常绿灌木。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至急尖,全缘;托叶鞘状。花单生于小枝顶端,芳香;花冠白色,高脚碟状,径4~6cm,筒长3~4cm,先端常6裂。果橙黄色至橙红色,具5~8纵棱及萼裂片。花期5~7月,果期8~11月。
5. 分布:产于全省山区、半山区;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和南部,东至台湾;日本、越南也有。
6. 生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谷溪边、路旁林下灌丛中或岩石上。
7. 园林用途:花色洁白,香气四溢,适作花灌木、花篱、花境,也可作盆栽、切花。
8. 繁殖方式:播种、扦插繁殖。
9. 附注:狭叶栀子G. stenophylla,植株较低矮,叶片常为倒披针形,花冠筒细长;产于丽水、温州,生于山区溪边岩缝中。
(本文选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浙江野花300种精选图谱》一书,主编:李根有、陈征海、项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