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缘,包括永康市东部方岩山区,东北部五指岩山区及东阳部分地区,分为南北两区。风景区西距永康市区约20公里,北距杭州市223公里,西北距金华市73公里,东北距东阳市50公里,距仙都风景区63公里。
丹霞地貌科普胜地方岩风景区是有国家代表性的典型丹霞地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适合进行丹霞地貌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丹霞地貌以雄、奇、险、秀、幽、奥为特点,雄、奇、险指众多集中的丹霞桌状地貌显示出雄壮、奇特、险峻的景观特质,秀、幽、奥指幽谷呈现出秀丽、幽静、幽深的景观特质,另外,由于丹霞峰岩独特的色彩和针阔混交林的色彩相辉映,在春、夏、秋、冬均能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展现出独特的色彩美。
风景区范围大致包括方岩、方岩背后的五峰以及方岩南面的石鼓寮一带。方岩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独峰式丘陵,其相对高度150—200米,方岩四周为绝壁,三面群峦环绕。因其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不大,按地貌学形态分类列入丘陵(相对高度<250米)。方岩背后是五峰,五座山峰环列,中间是一嶂谷,壁立千仞颇为壮观又有幽静之趣。崖壁间有大小不一的洞穴,成为不同时代人文景观的“文化积淀”。
资源丰富 长效管理
方岩风景名胜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低山丘陵地带,自然条件优越,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方岩附近地区以丹霞地貌为基础,五指岩周围以火山凝灰岩、流纹岩地貌为基础,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和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有积淀深厚的历史遗存,五峰书院等成为永康学派的发祥地,有着极具特色的书院文化、岩洞寺庙文化、民俗以及历史悠久的铜矿遗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具有很高的科学、美学与历史文化价值。
风景区共有特级和一、二、三级人文自然景点89个,其中综合景点2个、人文景点26个、自然景点61个。方岩风景名胜区依据其风景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两个大区——南部为方岩区,北部为五指岩区。方岩区以五峰、方岩为中心,以丹霞地貌为特色;五指岩区以五指峰为中心,以火山凝灰岩和流纹岩地貌为特色。两区以方岩大道进行连接,设立南北相对独立而又整体统一的完善的游览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体系。在风景区管理局的统一管理下,分别设置分支管理系统。
风景区内功能分区划为五类:生态保育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游憩区、一般控制区。其中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及部分生态保育区组成了风景区的核心区,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的74%。
风景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物种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但由于地貌、地形、土壤等因素,特别是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风景区大面积的植被以马尾松林为主,占有林地面积的70%以上,林相与景观单一。只在少数重要景点附近,因为保护较好而保留少量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此外,风景区内还分布有少量农田、竹林、果林等人工植被。方岩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属于东洋界的华中区与古北界的华北区相毗连,资源较为丰富,共有动物28目71科168属256种,其中兽类47种、鸟类156种、爬行类33种、两栖类20种。
立足保护 生态优先
在保护丹霞地貌方面,恢复地带性植被,保持其景观和生态的完整性,拆除过多的商业化建筑,维护其文化积淀的内涵,把人工化的环境恢复为自然的状态。除按游览设施规划设立服务点外,不新建任何建筑。
保护书院文化、胡公信仰、岩洞寺庙文化、历史铜矿的遗存及遗迹,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在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发掘原有的功能和文化价值,合理利用,发挥新的文化教育功能,利用书院文化的遗迹遗存,发挥文化交流及教育的作用。
根据植被抚育规划进行植被抚育,景点周围的植物配置适应景观特色,与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根据游览规划要求结合原有的人文遗存设立必要的服务点,设立茶室、展室等。严格禁止规划以外的任何建设项目。拆除过多的商业化建筑,维护人文景观积淀的文化内涵。对于破坏景观或与环境不协调的现有建筑物进行拆除或改造。
风景区内林木,特别是部分果园曾多次遭受虫灾。与林业部门合作,根据技术要求设立完善的虫灾监测站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风景区内许多地区林相单一,针叶树比重大,许多是马尾松纯林,常会发生森林病虫害,风景区加强防治,并逐渐改变为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