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碳”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
||||
| ||||
龙游县有森林面积94.11万亩,竹林面积40.77万亩,是浙江省重点产竹县之一,为首批“中国竹子之乡”。围绕“双碳”目标,龙游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山林资源优势,以林长制为抓手,探索竹木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聚焦竹林碳汇收储交易,通过开展固碳增汇、碳汇监测、碳汇收储交易,形成“竹木之道”“两山”转化的“龙游实践”,实现“点碳成金”促共富。 开展林业碳汇多指标调查测算,摸清林业碳汇家底。借助林长智治平台,发挥各级林长作用,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森林碳汇能力计量与监测,深入分析龙游县多期(2017年-2021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一类调查、不同森林或树种的蓄积或生物量年生长率等数据变动特征,同时结合实地森林采样调查数据,科学测算全县森林植被碳储量、二氧化碳年吸收量、森林土壤碳储量以及全县林业CCER碳汇量潜力等关键指标,形成全域各种尺度(县、乡、村、山头地块)高精度林业碳汇数据,为建立完整的碳账户和碳动态的智慧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通过全域森林碳汇能力计量与监测,龙游县5年碳汇量可达400多万吨,碳汇价值可达2亿多元。 开发竹林经营碳汇CCER项目,促进竹林提质增汇。开展全市首个竹林经营碳汇CCER项目开发,项目规模为40155亩,分布在溪口林场及庙下乡6个村。通过调查测算和计量预估,在项目计入周期30年内,年均每亩竹林产生CCER减排量为0.4吨二氧化碳当量,30年后该项目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48万吨,按照50元/吨的保守价格估算,可额外增加碳汇收入2400万元。通过项目开发,激发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共同参与竹林资源保护和竹林提质增汇的积极性。 探索林业碳汇预收储预交易机制,解锁碳汇造富密码。为破解林业碳汇周期长、交易滞后难题,让竹农及时获得碳汇收益,积极探索林业碳汇预收储预交易。参照当前全国碳市场交易价,结合龙游县实际及市场预期,与龙游县金龙纸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预交易该项目中1万亩竹林30年的碳汇量约为12万吨,以5年为一个周期先行支付了第一周期竹林碳汇预交易价值的1/2,即50万元。项目开发业主龙游县四库林业公司将所得款项全部反哺给村集体,为参与项目的6个村集体和农户增加可预期的碳汇收入。此次交易是目前省内碳排放企业参与采购的首笔款项最大的林业碳汇交易,开启了林业碳汇预收储和前置交易的先河,对全省和全国的竹产区具有良好的示范借鉴作用。 (龙游县林业水利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