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面建立林长制 奋力擘画森林浙江图景 |
| ||||
钱江源的常绿阔叶林 徐良怀 摄 2021年以来,浙江省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深入落实地方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引领推进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 推进“三大部署” 林长制治理力度持续加大 林长制关键在“长”。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王浩担任双总林长,强化高位引领推动,为全省各级林长履职尽责作出示范表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高规格召开总林长会议。2021年11月,省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召开第一次省级总林长会议,强调要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牵引,做到“五个全面履行”、展现“五大作为”,为做好林业工作指明方向、提振信心。 高站位部署林业现代化先行省战略。2021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并印发政策文件,提出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的战略目标,明确“六高六新”等重点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提供了政策纲领和行动指南。 高要求发布林长巡林指令。2022年3月,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王浩共同签发2022年第1号总林长令并带头开展巡林工作,带动县级以上林长1300多人次开展巡林活动,有力推动林业重点工作的落实。 构建“三个体系” 林长制治理机制日趋完善 林长制核心在“制”。结合省情、林情积极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林长制,不断深化林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切实巩固提升林长治理成效。 建立健全林业行政管理体系。丽水市、安吉县恢复独立设置林业局,并增设森林碳汇管理局。金华市、绍兴市明确要求设置林业工作站或明确管理职责。青田县恢复设立7个垂直管理的林业工作站,云和县重新挂牌成立10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富阳区、奉化区等地不同程度增加林业管理人员编制。 加快构建部门协同联动体系。浙江省公安厅先后印发推行林区警长制相关文件,设立五级林区警长7000多人。林业、检察院等8部门联合发文构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协作机制,累计召开林检联席会议27次、开展联合巡查53次、联合督办整改问题48件。 不断夯实基层护林网格体系。印发《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整合形成1.7万名护林员全域覆盖的专业护林网格体系。金华市全面加强林技员、护林员两支基层林业队伍建设,按照每个责任区不少于8000亩的山林面积标准配备1名专职护林员和林技人员。 破解“三大难题” 林长制治理效能更加彰显 林长制主题在“林”。围绕林业保护发展重点任务,针对浙江林业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各级林长既挂帅又出征,有力推动重大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强力推动涉林造地问题整改。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林草局挂牌督办整改要求,全面落实严禁毁林开垦各项政策措施,建立省级林长联系督导机制,全省共排查出问题项目1560个,涉及面积4.71万亩,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7万亩,全力推进森林督查违法案件动态清零,2021年案件查处整改率超90%,居全国前列。 全力打好松材线虫病除治“攻坚战”。推广应用“数字森防”应用场景,切实加强除治,狠抓疫木“清零”。2021年全省共除治疫情面积815万亩,清理病死松树737万株,30年来首次实现乡镇疫点、发生面积、病死松树数量“三下降”。 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间每年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0万亩,安排省级以上建设资金1.5亿元以上,实施15个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投入省级专项资金2.1亿元,建设规模、投资力度创历史新高。 东西天目山远眺 葛华平 摄 制定“三张清单” 林长制智治水平有效提升 林长制基础在“治”。围绕落实林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目标责任,充分发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优势,打造林长智治应用场景,构建全流程、闭环式、智能化“三张清单”,不断提升林长智治水平。 打造决策分析“一览无余”的目标清单。整合全省1300多万图斑矢量数据,推进资源数据全要素“落地上图”和全流程线上管理,打造“林长智治”驾驶舱,实时动态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对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核心指标实现动态化智能预警。 打造落实执行“一屏掌控”的任务清单。对照林长制考核指标,在“林长智治”场景中制定重点任务清单,通过业务数据协同共享、评价指数智能运算,实现任务进度动态呈现、重点工作进度通报、综合指数实时晾晒,进一步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 打造监督管理“一贯到底”的问题清单。将通过挂牌督办、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地方自查等渠道发现的涉林问题,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聚焦全流程问题闭环处置,实行红黄绿三色动态预警,全力督促推动问题整改。 涌现“三种效应” 林长制治理活力不断迸发 林长制活力在“源”。各地对标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积极探索林长制的基层实践,形成一批群众有感、干部满意的好经验、好做法。 考核晾晒激发“争先效应”。长兴县将森林督查等林长制考核指标纳入县对乡镇“月晒季考”,同时制定《长兴林长公约》,每月刊发《长兴林长》送至总林长案头,县委书记先后4次进行批示督导,有效激励林长制工作落实。 创新机制释放“变革效应”。安吉县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督促令制度,配备120名森林法官、55名森林检察官联合开展林业执法监管,通过司法强制力督促偿还“生态债”,形成“发现教育—查处整改—诉讼修复”的完整闭环,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明显下降,相关经验做法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方参与产生“聚合效应”。临安区开展人大代表评议林长和林区警长工作,嵊州市人大、政协分别对15个乡镇(街道)推行林长制工作进行现场督查,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责。景宁县开展“百名林长说林长制”活动,开设“林长访谈”电视专栏,有效提升林长制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浙江省将继续聚焦林长从“有名”“有责”到“有实”“有效”,压紧压实保护发展目标责任,持续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系浙江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