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以来,致力于竹藤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为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习近平强调,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家园。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举办。
国际竹藤组织是个什么组织?“以竹代塑”倡议启动,背后有何深意?
国际竹藤组织的两个“一”
说起国际竹藤组织,和中国颇有渊源。它成立于1997年11月,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成立25年来,国际竹藤组织的成员国从最初的9个发展到了现在的49个,广泛分布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并在喀麦隆、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加纳和印度设有区域办事处。
国际竹藤组织也是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竹藤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机构。
作为对竹藤产业有着深度研究的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致力于竹藤资源价值推广和开发利用,支持、推动成员国制定并实施竹藤产业政策和规划等。
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举例子来说。比如国际竹藤组织发起的“非洲小农户生计发展项目”当中,竹编培训班便是重要的一环。加纳阿散蒂地区博姆帕塔社区盛产竹子,但当地的传统竹编制品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即使做出了产品,市面上也卖不出好价钱。在中国竹艺大师的指导下,选竹、下料、围折、脚折成为了当地人熟练的手艺活儿,并将有限的资源转换成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帮助更多小农户改善了生活。
竹藤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作用?
所谓“竹藤”,其实是指“竹”和“藤”。
竹子大家都熟悉,但这里的“竹”,是指“竹类植物”。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全球已知1642种竹类植物,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就有47个属770个种55个变种和251个栽培品种。
竹材在中国古代就大量使用,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用竹篾编织的席子。在距今4700多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钱山漾遗址中,也发现了竹席、竹篓等多种竹器。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竹简、竹笔是重要的书写工具,除了“简”“笔”这两个字外,一些和文书有关的字也以竹字头为部首,如籍、篇、簿等;竹棍又是重要的计算工具,称为“筹”,因此“算”这个字也是竹字头。竹材也是重要的乐器原料,用它可以制作箫、笙、管、笛等管乐器,所以这些字也都从竹。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商业化生产的白炽灯,爱迪生选择的灯丝用的就是碳化的竹丝;钨丝灯泡是在竹丝灯泡用了20多年之后才研发成功的。
“藤”,在植物分类学上,是藤本植物的通称,是指自身的茎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通过缠绕或攀缘其他物体的方式向上生长的植物。
在藤产业中,藤主要指棕榈藤。棕榈藤共有600多种,主要产于东南亚,也产于热带非洲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
藤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东南亚,特别是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印尼的原藤和藤制家具出口额都占绝对优势地位。
“以竹代塑”背后有何深意?
贺信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一个词——“以竹代塑”。为什么要发起这个倡议?
目前,废弃塑料污染逐渐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评估报告,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2亿吨塑料制品中,约有70亿吨成为了塑料垃圾,在全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里,科学家也发现了塑料的存在。
在寻找代塑材料的过程当中,竹子因吸碳固碳功能受到极大关注。有数据显示,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远远地超过了普通林木。
我国竹林面积约占世界的1/3,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减碳固碳总量达到3.02亿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制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也预示着,竹林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碳汇资源。
对比不可降解塑料,拥有可完全自然降解优势的竹制品无疑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说,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这一领域(减少塑料使用)大有可为。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同时,中国也制定了“双碳”目标,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
一根竹子与浙江的关系
这些年,国际竹藤组织与东道国多个地方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这其中有两个地方在浙江——一个是庆元县,一个是安吉县。
作为国内重要的竹产区,近年来庆元走出了一条竹业富民之路。比如,位于浙闽两省交界处的隆宫乡,全乡7.8万亩林地中有5.3万亩毛竹林,人均近7亩,85%的农户从事毛竹及相关产业。签订协议之后,国际竹藤组织大力推广庆元竹产业品牌,积极支持庆元申办中国竹文化节。今年,庆元遭受了6·18特大暴雨,国际竹藤组织向庆元捐赠20万元。
安吉居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首,是全国面积最大、散生竹和混生茎竹种最多的县城。每年,安吉可提供商品竹1200万根。可以说,竹类经济是安吉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阿里·穆秋姆对安吉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称世界竹产业需要安吉的“竹智慧”。
最后,再来说说国际竹藤组织在浙江东阳市建立的国际竹藤组织竹制工艺培训基地。去年7月,2021中国(东阳)竹工艺产业发展大会在东阳召开,国际竹藤组织为“国际竹藤组织竹工艺培训基地”授牌。作为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之乡,东阳市的东阳竹编以立体造型和精编细织为强项,在工艺竹编中独树一帜,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1.《中国竹类多样性、地理区划及发展趋势》,来源:世界竹藤通讯
2.《竹藤与人类文明共舞》,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
(都市快报 记者 汤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