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简报第332期 |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简报 第332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11月12日 多地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 强化林业站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林业工作站是林草工作在基层的落脚点,承担服务生态、服务林改、服务林农的重要职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以来,许多地方以推行林长制为契机,不断强化基层林业站建设,为林草政策落地落实夯实基础。 一、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加强林业站建设 浙江省青田县把加强基层林业建设作为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重要举措,在全省率先恢复林业站设置。该县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1995年即在各乡镇设立林业站,至1999年工作人员有111人。2007年,乡镇综合改革启动后,青田县所有林业站均撤并入乡镇经济发展中心,此后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持续减少,森林资源管护力量弱化。2021年8月,青田县抓住全面推行林长制契机,结合森林督查发现问题整改,重点加强了基层林业队伍建设。根据县级林长分片挂钩区域和辖区内林地面积,将全县32个乡镇(街道)划分为7个片区,设立7个垂直管理的林业站,按照山区一级站标准每站配备工作人员7-10人,共安排工作人员57人,股级职数7个,并同步开展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和林业站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确保新设立的林业站有高水平履职能力。 辽宁省凌海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引领,把加强林业站机构建设作为推行林长制的重要任务,重新实现了乡乡设站。该市在2018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林业站被并入政务工作服务中心,每个乡镇仅设2名林业专职工作人员,老百姓由过去的"办事有路"一度变成了"手足无措",基层林业服务功能明显下降。2021年6月,凌海市委、市政府抓住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机遇,针对基层林业工作出现的问题,重新恢复林业站设置,编制并入市机关保障服务中心,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林业站分支机构,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管理,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全市共恢复设立林业站20个,明确编制73人,林业站编制数量较2018年增加了31人、增幅达73.8%。 河北省青龙县在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中,所有林业站合并至乡镇自然资源和生态办公室,基层林业工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县贯彻落实"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能力建设"要求,2021年7月,全县24个乡镇均在自然资源和生态办公室加挂"林业站"牌子,现有林业站职工53人,管理着护林员3105人,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县的森林资源网格化管护体系。2021年9月,秦皇岛市卢龙县也在全县12个乡镇恢复了林业站挂牌。 二、依托基层林业站,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明确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在林业工作机构设立林长办公室;并结合市级林长考核评价工作,把保持林业站机构、人才队伍稳定纳入倡导性指标体系,推动各地强化基层林业机构和队伍建设。三江县、融水县、环江县各乡镇的林业站均予以完整保留,机构改革后实行多站合一的部分林业大镇正在积极谋划将林业站予以单列或加挂牌子。目前,全区有636个林业站保持单独设置,有141个在"多站所合一"后加挂"林业站"牌子,确保了基层林业事情有人做、责任有人担。 福建省历来重视林业站机构和队伍建设,林业站机构一直保持稳定。目前全省有林业站897个,全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建瓯市2021年5月印发《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继续保留林业站作为林业局派出机构,把各乡镇林长办公室设在林业站,作为乡镇级林长制日常工作机构。特别是该市的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实行"乡聘、站管、村监督"的模式,林业站在"站管"环节承担着护林队伍管理、森林巡护质量检查考评等重要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发挥林业站的作用,推进林长制实施 湖南省石门县在成立乡镇林长办时,明确由乡镇党委1名班子成员担任林长办主任,林业站职工全部兼乡镇林长办公室成员,全县22个乡镇均在林业站加挂"林长办公室"的牌子。林长办挂牌后,林业站积极承担林长制改革基础工作,统筹安排林长制工作监管、考核以及护林员管理等日常工作,宣传贯彻林业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协助开展林业行政执法,努力做到"上有(林)长,下当员",当好监管员、宣传员、执法(协管)员,充分发挥了林业站在全面推行林长制中的关键作用。 安徽省旌德县在林长制改革中,把林业站与镇林长办公室合署办公,林业站职工兼林长办公室成员。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中,该县下辖的10个镇均在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加挂了"林业站"牌子,明确林业站职能不变。改革实施以来,林业站迅速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承上启下抓落实、细化任务抓指导、强化监督抓履职、发挥职能抓管理等作用,大力推进林长制改革落地见效,使“林长制"延伸到乡村、山林,从而实现"林长治"。 (据工作总站信息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