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举办
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本届竹文化节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际竹藤组织主办,以“竹福美丽中国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幕词上指出,竹产业已成为竹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开幕式还举行了“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授牌仪式,启动竹产品线上交易展,并为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举办城市——江西省抚州市授旗。竹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高峰论坛、竹书法展、竹摄影展、竹主题非遗展、竹艺技能大赛等多项活动。中国竹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0届,成为中国竹产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品牌活动。
江西金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锉灰蝶”
江西金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日前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在保护区内没有记录的蝴蝶。经江西省著名蝴蝶专家贾凤海教授鉴定,这种蝴蝶叫“锉灰蝶”,据其称,“锉灰蝶”在江西省内属于首次被发现。
锉灰蝶属于灰蝶科锉灰蝶属,国内主要分布在福建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其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锉灰蝶存在于常绿阔叶林中,具有非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幼虫以蚜虫为食。成虫在植物叶片上活动,且飞行速度缓慢。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日发布《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以下简称《名录》)。《名录》共收录北京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33目106科596种。《名录》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6种,包括黑鹳、褐马鸡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0种,豹猫、鸳鸯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6种。
目前,北京市森林覆盖率44.4%、湿地率3.6%,城市绿化覆盖率48.46%,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北京通过保护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
广东: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广东省林业局日前组织召开《广东省自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的专家、规划编制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林业局对各位专家提出的专业性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强调,自然教育工作是广东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广东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绿色生态福利、建立“与自然对话”平台的重要载体。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成果正式发布
海南省新闻办日前在海口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总值为2045.13亿元。该成果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海南省林科院共同完成。此次GEP核算一共划分为三大类19项二级指标,主要参数基本来源于尖峰岭生态站长期观测的涵盖水、土、气、生等各类监测指标。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公园范围内GEP核算,并成为首个发布GEP核算成果的国家公园,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的具体实践上走出坚实的一步。GEP核算给生态产品贴上了价值标签,明确了经济价值的具体数额,也让人们更真切地意识到,良好的生态是海南的巨大财富。
广西首次公开发布山茶油团体标准
日前,《广西山茶油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由广西标准化协会首次正式公开发布。《标准》明确广西山茶油是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生产的油茶籽为原料,经压榨法制取,符合标准要求的可直接食用的山茶油,包括采用机械压力挤压油茶籽制取的压榨山茶油和利用压榨山茶油为原料精制成的精炼压榨山茶油。《标准》规定了广西山茶油的基本组成、主要物理参数及质量指标等主要内容。
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归口并宣贯,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量检验中心、三门江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广西油茶产业协会、广西山茶油产业品牌联合会等20多家单位历时一年时间共同起草完成。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图鉴》完成编印
为加深对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认识和了解,让更多的保护工作者通过查阅图鉴中植物图片及文字描述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作进一步鉴别,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昭通学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历经2年多的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图片、编写资料,完成了《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图鉴》编印工作。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图鉴》收录了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比较常见的植物共计118科502种,为进一步做好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调查提供了翔实而又科学的基础资料。
省野保总站一行到金华调研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日前,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负责人带领湖州市一行到金华市调研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工作,学习借鉴2021年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举办经验,金华市林业局副局长贾润根陪同。
调研组首先走访了珍稀濒危物种科研基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人工繁育养殖场,实地了解珍稀濒危物种生活习性、日常研究进展、基地运行情况;听取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基础建设情况,年度救护数量和人员配备情况;药用型人工繁育养殖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随后到永康市听取2021年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举办情况汇报,交流对接节目安排、流程设计、现场布展、注意事项等,努力为2022年活动在湖州举办提供支持。(谢纯刚)
乌岩岭保护区新博士后工作站揭牌
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工作站近日在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揭牌成立。该工作站精准聚焦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利用、技术创新和研发等方向开展工作,通过“站所建在泰顺、人才服务泰顺、成果发展泰顺”等为泰顺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它将和之前设在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正在建设的泰顺县首家生物多样性科研实验室,构建起“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生物多样性科研实验室”的科研平台。
据统计,位于泰顺县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占到浙江省的50%以上,“生物基因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等金名片实至名归、熠熠生辉。(赖淼莲)
衢江区召开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交流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副理事长、常务副秘书长刘志伟,木本油料制(修)订团体标准专家组组长冯纪福一行近日到衢江区调研指导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衢江区副区长方勇胜,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春等陪同。
专家组一行实地考察老油茶林改造基地、油茶新造林基地和衢州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对衢江区近期油茶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予以肯定。在油茶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交流会上,衢江区林业局汇报了2021年油茶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情况。冯纪福对衢江区2021年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后续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指导。(徐韧析谋)
遂昌积极探索工程化管理 扎实推进林业重点项目建设
为加快遂昌县两江源头森林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近日采用“双随机”中标措施,公开招标湖山库区林相彩化项目,积极探索林业项目工程化管理。
遂昌县两江源头森林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项目于2019年11月立项,是遂昌县首个单位面积投入资金较大的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总规模4200亩,总投资3000万元。为合理利用好重点项目资金,项目单位积极探索项目工程化管理,多举措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妙高山乡土珍贵树种植物园面积80余亩,县城周边山体彩化面积300亩、湖山库区林相彩化面积300余亩,已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为遂昌的青山绿水增绿添彩。(周建革)
杭州市林科院开展“探寻秋天森林的奥秘”活动
杭州市林科院日前邀请半山幼儿园的95名小朋友走进杭州市青少年林业科普基地,一起开启“探寻秋天森林的奥秘”之旅。由杭州林业科普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认识森林、了解森林、感受森林,从而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
杭州市青少年林业科普基地(林业展示厅)开馆以来,已陆续接待参观人数1000余人次,吸引了周边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体验。杭州市林科院院长何奇江表示,开办林业展示厅就是为了使孩子们深入地了解森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绿护绿意识,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赖相燕)
丽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
丽水市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一次现场推进会日前在缙云召开。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罗明围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主题作专题辅导。
据悉,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浙江省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获中央资金支持的第二个工程,也是丽水市迄今获中央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单体项目,共获中央资金支持20亿元。工程总投资55.31亿元,实施期限为2021—2023年,实施区域为丽水9县(市、区)的瓯江源头区域范围,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占瓯江流域总面积的73.1%。(周华)
平湖:2021年度市级“美丽公园”评选活动开展
为加快推进平湖市绿化建设,推动打造“公园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平湖市组织开展了2021年“美丽公园”创建评选活动。经过乡镇(街道)自主申报、专家组核查、实地考评和评选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钟埭街道樱花公园、新仓镇合作之源党建主题公园、新埭镇泖水文化公园3个市级年度“美丽公园”。
钟埭街道茶花公园以树龄299年的古树茶花保护为核心,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生态公园;新仓镇合作之源党建主题公园前身为芦川公园,结合“新仓1955”的历史印迹与时代元素,融入了文化特色;新埭镇泖水文化公园结合现有的水系资源,打造了一片集休闲、娱乐、健身、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的滨水公园。(吴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