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原生态产品认定证书颁发
近期,陕西省颁发了首个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原生态产品证书。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原生态产品认定办法(试行)》相关要求,“林之粹”牌蜂蜜被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认定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原生态产品,并颁发证书。
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原生态产品是指产地、生产过程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涉及的县(市、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并且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适用区域范围内,产品质量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且已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之一的良好生态型产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部署今冬明春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高度系统谋划林草生物安全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防控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长效推进美国白蛾等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检疫及防控工作,推动地方建立健全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推进美国白蛾与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将美国白蛾防控情况作为林长制考核内容,2021年年底前向有关省份总林长通报美国白蛾防控情况。
中欧提升植物品种权保护意识国际研讨会召开
“2021年提升植物品种权保护意识国际研讨会”日前在线上召开。此次研讨会在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IPKey项目)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支持下,由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CPVO)、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主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把依法保护育种者权利、激励自主创新作为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召开此次研讨会有利于多方联手、形成合力,在法律制度、审批体系、社会意识等层面推动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进一步促进林草新品种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超额实现悉尼林业目标
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日前联合发布部长声明,对亚太区域森林面积增长2790万公顷,如期实现悉尼林业目标表示肯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太中心依托亚太森林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开展了悉尼林业目标评估,结果显示,2007—2020年间,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增加2790万公顷,总体实现悉尼林业目标。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之一,在此期间森林面积增长了2650万公顷,增幅最大。“悉尼林业目标”指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提出的“到2020年亚太地区各类森林覆盖至少增加2000万公顷”的目标。
江苏历时8年首次摸清林木种质资源“家底”
江苏省林业局日前发布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成果通报。清查工作自2013年启动,历时8年。成果显示,江苏共有林木种质资源22164份,共涉及97科354属1028种(含种下分类单位)。这是江苏首次查清全省林木种质资源状况,摸清了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种类、数量和分布,建立了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清查信息系统,启动了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
江苏省有野生林木种质资源5872份467种,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2693份163种,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5254份365种,古树名木8695份215种,来源不明树种有251种。江苏省部分市、县(市、区)首次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本地区的木本植物、乡土树种和珍稀濒危树种种类和分布等情况。
湖北神农架林区发放首笔“碳林贷”
日前,在中国农业银行神农架林区支行举行的“碳林贷”发放仪式上,神农架金丰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农业银行神农架林区支行40万元的“碳林贷”,这也是该林区发放的首笔“碳林贷”。
神农架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神农架林区各大银行要结合林区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山水林田湖草”碳交易权质押贷款,方便企业融资。要创新思维方式,强化使命担当,在绿色金融支持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神农架林区支行将组织金融机构继续围绕230万亩经济林生态资源及光伏等清洁能源,推广创新碳金融模式,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为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湖南首家村级森林消防站在长沙设立
湖南省首家村级森林消防站——白泉森林消防站日前在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白泉村揭牌。
白泉村拥有10余平方公里的绿心保护区,森林防火压力大,力量薄弱。此次设立白泉村森林消防站总投资50万元,目前站内拥有专业设备机动泵2台、手提灭火器30个、风力灭火机2台、消防服20套,此外还购置了若干办公设施。白泉村森林消防站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站长,村支两委及生态护林员任站内固定成员,村民组长及党员志愿者40余人为机动成员,上岗前经过严格专业的技术培训。站内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日由生态护林员外出巡逻,一旦发现火情,立刻向站内汇报,站长第一时间调度固定成员和机动成员进行紧急救援。
国家碳汇林试验基地落户浙江武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近日和武义县人民政府在武义共同举行“武义碳汇林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和碳中和实施路径研讨会,标志着国家碳中和试验林基地正式落户武义,也标志着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将与武义市民的生活紧密连接,并将植树造林、森林提质增效变成切实行动。
“碳中和需要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仅靠碳汇试验林基地和全国现有森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各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一直在默默地帮助我们‘固碳’。”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史舟说。据专家测算,仅2019年,武义县84.15万亩重点公益林,就固定二氧化碳31.91万吨,固碳释氧价值10亿元。(曹良俊)
安吉:地方乡土课程《森林与保护》开课
“你们知道安吉的森林资源有哪些吗?”“安吉的竹产品有哪些?”日前,安吉县地方乡土课程《森林与保护》正式开课。课堂上,在乡土专家的生动讲解下,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森林的魅力,进一步了解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宝贵财富。
据了解,《森林与保护》是由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联合县教育局、县科协等相关单位组编的中小学自然资源乡土科普读本。该读本从“什么是森林”“安吉的森林”“森林的利用”“森林的保护”这四个单元详细介绍了安吉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样的森林产品、富有特色的地方森林文化等内容,通过照片、绘图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向中小学生普及了森林及其保护的知识。(张少杰)
浙江省第二届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论坛在乐清市召开
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林学会主办,乐清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承办的浙江省第二届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论坛近日在乐清市召开。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红树林研究院校的权威专家和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系统相关业务骨干参加。乐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东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蓝碳与碳中和、生态价值与监测”为主题,以分享红树林研究最新动态,旨在强化省内各研究单位在红树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南红北柳”“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碳中和碳达峰”“美丽浙江”“美丽大花园”的实施提供思路和建议。(潘建斌)
天台县发现植物新种——华顶卷耳
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hytoKeys近日正式发表了采自天台县的石竹科一新种——“华顶卷耳”。这是继华顶杜鹃以来,第二个以天台“华顶”命名的新物种。
“华顶卷耳”从最初发现到最终确定前后历经百年。1924年,该种卷耳属植物便已被采集,直到2020年,浙江大学鲁益飞博士和金孝锋教授赴产地采集模式标本,并撰写相关论文,才为该植物进行正名。根据多次调查结果,“华顶卷耳”目前仅知分布于天台山(模式产地)和四明山,生于海拔890—1000米的极为狭小的范围内,因此该物种也是一种新的极小种群物种,并为研究卷耳属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材料。该植物新种的成功发现,充分体现了天台县植物的多样性。(杨国球 张忠钊 邱聪颖)
《天目山动物志》11卷本出版
由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组织国内100多名专家共同编撰的中国首部以著名山脉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动物志——《天目山动物志》11卷本,日前,该志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系列卷本完整反映了当地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天目山及其丰富的动物资源,还为农、林、牧、畜、渔,以及生物学、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天目山动物志》的出版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其内容涵盖无脊椎到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作者皆为中国著名动物学分类专家。该系列卷本各类群种类全面、描述规范、鉴定准确、语言精炼,附有大量物种鉴别特征插图,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参阅。(陆森宏)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遂昌县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拟实施项目设计情况近日在遂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结束,公示期间未曾收到任何异议,标志着遂昌县已全面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2021年,遂昌县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计划任务为1.5万亩,经各林业工作站(林场)对辖区中幼林进行调查规划设计,全县共规划拟实施该项目131个小班,面积1.6万余亩。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规划设计情况已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下一步,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将根据实施山片权属单位意愿落实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和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确保按时完成本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计划任务。(姚慧俊)
《高质量油茶籽油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为了顺应行业需求,共同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衢江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制定《高质量油茶籽油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在近日正式发布。
“标准”在衢州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的共同参与下,汇集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专家的数据资料及积极建言,得到了20余家会员企业的协作和支持,历经一年时间,召开10余次讨论会,修改20余稿,形成的规范文本获专家评审一次性通过。“标准”的正式颁布、油茶系列团体标准建设的初步完成,将对油茶行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引领作用。(何佳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