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情预警  
 

绍兴市森防站提醒抓好黄杨绢野螟的防治

 
发布日期:2022-04-07访问次数:
字号:


黄杨绢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黄杨、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黄杨绢野螟一年发生3代,以2龄幼虫在缀叶中越冬,冬季仍可少量取食,次年4月开始大量取食,幼虫呈贺筒形,老熟时全长40mm多,头部黑褐色,胸、腹部浓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4月底5月成虫出现,成虫有弱趋光性,卵产于叶背。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份以三代幼虫开始越冬。

目前,黄杨绢野螟越冬代幼虫已出蛰开始活动危害,应抓紧时机进行调查防治。

拟采用的防治方法:

1、幼虫危害期: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或用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2、成虫产卵期:每隔2—3天检查和摘除卵块1次,在早晨或傍晚太阳斜射时检查较易发现。也可利用幼虫取食期间的巢居习性及越冬蛹于虫巢中,可将搜摘的虫卵及巢蛹茧及时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