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日前,遂昌已有濂竹、新路湾等乡镇发生银杏大蚕蛾虫情,被害林木大多是人工营造的枫香树种及村庄附近枫香古树。5月7日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科组织技术人员到新路湾镇杨梅坪村虫情发生地开展虫情调查。发生地的枫香树种不同程度遭受银杏大蚕蛾幼虫危害,在杨梅坪村庄中心枫香古树上主干和枝条上密密麻麻布满不计其数的幼虫,树叶被幼虫食害殆尽,场景令人毛骨悚然。该虫发生虫情凶猛,虫口密度相当大,在村庄周围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提醒各乡镇在近期要密切关注当地营造枫香、杜英等阔叶林树种,若有虫情发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工干预,避免虫情大面积爆发。 1、形态特征 银杏大蚕蛾幼虫体长100~120mm、宽5~10mm。胸腹部共有10节,8对足。初孵幼虫的腹部呈灰白色或黄色,具黑线,其头部与体背黑色,体背有白色毛束,老熟幼虫体背毛囊连成整齐的毛带,各龄期体背每节均附有2对毛囊,该毛囊着生于4个瘤上,均由之前的黄绿色后变为白色。银杏大蚕蛾幼虫3龄后变成浅绿色,6~7龄转为绿色。气门上线青白色,气门线乳白色,气门下线、腹线处深绿色。除尾节外,每节两侧下方有一直立的眼状蓝色椭圆斑。 2、发生规律 银杏大蚕蛾1年发生1代(世代重叠),以卵越冬。幼虫孵化后沿树干向上爬行,常群集于距地面最近的叶片上取食,1~3龄常数条或10余条群集于1片叶背面,头向叶缘排列取食,危害严重时1片叶上可多达50~60头。3龄后分散取食,危害部位波及全树。4龄后食量很大,常将整株树叶片吃光,食料不足时,常结伴转移危害。幼虫共6龄,进入6龄后终止活动。多数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化蛹。幼虫老熟后选择1~3m处隔年生细枝条,在叶片遮盖处,缀少许叶片作茧。茧丝较粗,质地坚硬,网眼粗大,呈纱笼状。化蛹后即进入夏眠'蛹期长达3~4个月。 3、防治措施 3.1物理防治 3.1.1人工防治。银杏大蚕蛾的物理防治措施以人工防治较为有效,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均可进行。银杏大蚕蛾一般在树木2m以下的树缝或枝丫处产卵。可在其幼虫未孵出前人工刮除卵块。或在秋、冬季节,在树干距离地面2m处用石灰浆或石硫合剂涂干,可消灭部分卵块。春季幼虫初孵时,可用粘虫胶带缠绕树干,阻止幼虫上树。也可在其群集危害期人工摘除虫叶,人工捕杀老熟幼虫。根据银杏大蚕蛾喜在树干中下部枝叶或者林下灌木上结茧的特性,可采用人工摘取茧蛹的办法捕杀。 3.1.2灯光诱杀。银杏大蚕蛾成虫飞翔能力强,具有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 3.2化学防治 银杏大蚕蛾1~3龄幼虫群集为害,抵抗力弱,3龄以后分散为害,因而建议选择1~2龄时期的幼虫进行防治为佳。药剂可选用触杀剂、胃毒剂等,树较小时可以将胃毒药剂喷洒到树叶上,树较高时可以将触杀药剂喷到树干上。药剂尽量选用对环境危害小的植物源药剂或者灭幼脲类杀虫剂,大爆发时可用氯氰菊酯粉剂等杀虫剂喷粉防治。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以白僵菌为主,5月左右选择风较大的天气,施放白僵菌高孢粉,使银杏大蚕蛾幼虫感染白僵菌孢子而死亡。根据以往的防治经验,在幼虫危害期采用苏云金杆菌(Bt)混合粉剂喷洒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