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江山市“三提三增”擦亮名山公园品牌

 
 
发布日期:2022-05-0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江郎山是江山乃至浙江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主景点三爿石是全球最高大、最雄伟、最壮观的丹霞孤峰奇观。江郎山生态优势得天独厚,有国家重点野生植物2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30种,森林覆盖率达95%,大气和水达到一级标准。通过打造智慧监管系统、开展科普研学活动、挖掘人文山脉内涵等举措,不断擦亮名山公园品牌。

  一、厚植生态优势,实现名山公园生态提质增汇。江山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全面加强建设管控,探索符合江郎山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利用方式,构建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是做好规划引领。为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解决江郎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的困境,江山市于2019年提前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重新定位其性质、优化其范围及功能分区,增加重大项目选址和遗产地发展研究等专题,扩大三级保护区(合理利用区)范围,床位和接待服务点分别增加4600床和40处,进一步拓宽旅游发展上限,留足旅游发展空间。2022年还将邀请专业团队开展江郎山名山公园五年规划编制,制定分年工作计划和细致实施方案。二是护好绿色生态。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明确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投入近800万元,开发巡护系统,雇用护林员约260人,开展日常资源巡护。严厉打击破坏和非法占用林地、绿地行为,充分发挥森林执法队伍力量,2022年一季度共查处违法案件20余宗。专门制定江郎山松线虫病防治专项方案,严禁松木加工企业在周边乡镇布点,把松线虫病牢牢挡在名山公园范围外。配足移动灭火系统等防(灭)火装备,组建3支半专业应急救援队,定期开展森林消防、山地救援培训及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此外,在江郎山周边关停猪场826个,拆除违章建筑4924宗,整治面积12.68万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程,护好生态本底。三是把好项目审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划要求,把关项目审批建设,依法对名山公园建设项目履行选址论证、土地预审、环评审查等各项审批手续,严禁无规划依据的玻璃栈道、缆车等旅游项目落地,做到“无规划不落地”“未审批不动工”。如选址江郎山脚的江郎山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履行严格的选址论证和审批制度,邀请国家级和省级专家现场踏勘,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规模、高度、风格。此外,景区生态公厕、观景平台、部分游览道路及仿木栏杆、标识标牌、监测设备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均做到保护性施工,有效维护了江郎山资源的完整性。

  二、打通共富渠道,实现名山公园产业提低增效。名山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中资源禀赋最好的地方,江山市坚持以保护管理为核心、合理利用为方向、富民增收为目标,在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名山公园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独特作用,通过营造共富环境、激活共富密码、延长共富链条,真正实现自然保护地村镇与名山公园的融合发展。

  一是配套提升,营造共富环境。近年来,江山市组建“两山银行”,对全市夯土房等分散资源进行摸排统计、整合提升,按区域、产业分类,策划形成集中连片优质的自然资源资产项目包,并行使资源价值评估、流转收储、整合提升、交易运营、收益分配等,在江郎山小塘源开展夯土房收储试点,通过房屋修缮加固、道路拓宽硬化,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实现“五通三化”,成功吸引“云七”等一批民宿落地江郎山。通过民宿盘活利用闲置山地田地,丰富周边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让“沉睡资产”成为共同富裕的“活水源泉”。二是优势转化,激活共富密码。为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财富密码,深度挖掘“资源+”模式,形成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增长极”。引进华翼三山航空运动基地项目、三维环幕时光隧道项目等一批配套项目落地,成功招引集田园、文旅、颐养功能为一体的春风江山田园文旅颐养小镇和烟雨江郎度假区等文旅项目;引入云端觅境和山田花舍等高端精品民宿,通过举办“金牌菜大赛”,推出石门手工馄饨、石斑鱼和神仙豆腐等一批具有江郎山特色的品牌菜系;挖掘本土文化元素,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状元糕节和草坪音乐节等旅游节会活动,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三是产业联动,延长共富链条。江山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景区微改造精提升等工作,不断做大民宿、餐饮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江郎山周边现有民宿76家,其中省级银宿4家、精品民宿17家,数量是申遗前的6倍多。现有草莓、葡萄和火龙果等品种在内的采摘基地5家,研发清漾火龙果酒、火龙果面、火龙果年糕、铜锣糕、葛粉奶茶、江郎雪藕面等一批特色显著的农家乐伴手礼,附近村民的应季农特产品、新鲜食材成了民宿、农家乐的“菜篮子”,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链。这条以江郎山景区为核心的“吃,住,行,游,购,娱”生态文旅产业链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擘画共同富裕新图景。

  三、发挥名山效应,实现名山公园内涵提韵增彩。名山公园建设是落实全省大花园建设的重要行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诗画浙江”的重要抓手,也是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江山市不断发挥名山公园品牌效应,致力于打造生态好、品质优、文化强的名山公园。

  一是培育耀眼名山。江郎山先后被评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氧吧、耀眼明珠,连续5年承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举办“江山100”国际越野跑等大型赛事活动,每年吸引10多万人次参赛。深入挖掘景区特色文化,加大对江郎山世遗文化、仙霞古道文化、清漾毛氏文化的研究,进行专业文化活动策划,提升景区文化魅力,先后成功举办四届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以文化内涵为旅游发展注入灵魂。通过各类旅游推介、品牌赛事,吸引了更多游客到此旅游、度假。二是打造数字名山。2019年江郎山顺利完成衢州首个5G站点建设,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聚焦智慧景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安装近300个监控摄像头、广播,近30个红外警报设备和2套UPS系统,建成包括火患监测、游客量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点监测、智能停车场管理、智慧旅游厕所、视频监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监控系统,基本实现景区智慧游和“一块大屏管江郎”,名山公园数字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三是争创科普名山。江山市有极其丰富的地质、人文、动植物等资源,先后与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农林大等高校合作,建立科普研学基地,年接待高校学子科普研学10多次。引进脚爬客和千鸟谷等一批研学教育机构来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招募一批优秀志愿者,通过课堂教学、现场体验、宣传推广等方式,让更多学者、游客走进江山、认识江山、熟知江山。江山市2019年以来已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近30场,从地质演变到耕读传家,不断讲好“江山故事”,讲好“地球故事”。

(衢州市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