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省内要闻
 
     
 
 

“湿地保护法宣传月”衢州篇 依法保护湿地 建设美丽家园

 
 
发布日期:2022-06-2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西端,水环境质量居全省领先水平,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调查,衢州湿地总面积1001.52公顷,其中绝大部分为内陆滩涂,共有999.03公顷,占99.75%;另有灌丛沼泽2.49公顷,占0.25%。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8处,省级重要湿地10处。

  衢州森林覆盖率高,水源充足,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市有脊椎动物31目103科458种,其中两栖类2目7科26种、爬行类3目9科51种、鸟类18目68科318种、兽类8目23科63种,拥有白颈长尾雉、黑麂、穿山甲、黑熊等8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1种)。此外,衢州还保存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分布有特色湿地动植物群落,如常山太公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栖息着鹭鸟6000多只,开化分布有浙江省稀有植物群落长柄柳林。随着生态功能的持续改善,衢州湿地逐渐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江山白水坑水库记录最多一次有13只中华秋沙鸭,2021年仅龙游船厂监测点已监测到120多种鸟类,是中华秋沙鸭、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白鹤、小天鹅、鹗等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

白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王和忠 摄

思想重视,配强组织机构

  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衢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将湿地保护纳入五水共治和森林衢州考核,将美丽河湖建设治水工程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将“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纳入党政中心工作大督考和党委政府年度综合争先考核重要内容,彰显力度。

  为加强湿地保护科普,增强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2013年成立衢州市湿地保护委员会,2015年6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全部成立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2018年初,衢州市编办增挂衢州市湿地保护中心,专门开展全市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增强人员配备,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常山港省级湿地公园何家月亮湾

规划引领,启动顶层设计

  编制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明确建成市级保护区5处、湿地公园10处、全市湿地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水功能区的要求、形成完善的保护管理能力总体奋斗目标,将衢州划分成3个湿地功能区的总体布局、拟定了八大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湿地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衢州市湿地资源分布图

协同推进,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

  为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衢州市围绕“保护”先后打响了共建美好生态家园、“清三河”、剿灭劣V类水、美丽河湖创建等攻坚战、持久战,推行湿地公园智能化管理,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村规民约、定期巡护机制。围绕“宣教”做好线上+线下文章,充分利用重要节点营造湿地保护工作氛围,积极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提档升级、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省级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推进湿地保护建设,三衢大地的水质和水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出境水稳定达到Ⅱ类水以上,实现由“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转变,城乡处处呈现“水清、岸绿、景美”景象。

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按照《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积极创建省级湿地,2014年衢州市乌溪江湿地、绿葱湖湿地、钱江源湿地成为首批省级重要湿地,2015年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试点)通过验收,登榜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17年,衢州市中央徐洪泛、灰坪天坑、枫楼田沼泽等7处湿地成功列入浙江第二批省重要湿地名录,2021年再申报4处省级重要湿地。

开化马金溪湿地公园

  接下来,衢州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原则,重点抓好湿地保护和宣传,完善湿地保护区网络,提升数字化管理,纵深推进宣传维度,全面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共创湿地美好家园。

(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管理处、衢州市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