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林提〔2022〕41号 陈晓军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37号提案《关于黄精种植深加工,共建乡村共富路的建议》收悉,经商省药监局、杭州市政府,现答复如下: 浙江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上乘,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种数均列全国前列,素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我省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截至目前,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8万亩,林下中药材采集加工面积23.1万亩,其中桐庐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建成一批规模种植基地,林药模式丰富多样,铁皮石斛、覆盆子、黄精、白及、三叶青等有规模种植,其中黄精种植面积占比50%以上,目前推广的黄精品种以多花黄精为主,种源大多来自安徽九华山一带。林下套种中药材不仅提高了林下空间利用率,增加了林地综合经营效益,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同时也为健康与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道地药材。 一、关于将桐庐设立创新引领先富带后富先行先试区的建议 桐庐生态禀赋良好,发展林下经济有基础、有空间,在林下经济“帮富”行动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为支持将桐庐设立创新引领先富带后富先行先试区,充分发挥林下经济“帮富”作用,重点建好四个机制:一是建立股份合作机制,消薄增收并举。把林下空间与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与强村公司、社会资本、经营大户、国有林场等主体联结起来,村集体和农民都占股份,并由村集体统一实施和管理,明确权责利,最终目的就是集体经济有收益、农民能增收。二是建立产品订单机制,实现产业联合共富。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引入生产、加工规模企业(如强村公司、药材加工企业),建立稳定购销关系,实现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三是建立科技“四联”机制,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建立林技推广专家库,零距离开展“联村”“联户”“联企”“联基地”的科技“四联”服务,让林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四是建立“三产”融合机制,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进林下经济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林下经济+”新业态,让山区农民在一二三产中获得更多收益。 二、关于加强对中医材野生资源保护的建议 为加强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省林业局多次召开林下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及种苗繁育专题会议,研究林下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林下道地中药材开发利用工作,积极选育一批林下道地中药材新品种,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仿野生培育和开发利用工作。下一步,省林业局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调查分析中药材野生资源,摸清野外分布“家底”,在中药材野生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等区域设立原种保护区,加强道地野生资源保护,严禁乱采滥挖野生中药材,探索建立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技术,加快中药材野生资源自然修复进程,大力推进中药材野生资源快繁化、生态化和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技术,有效提升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三、关于完善配套栽培技术系统的建议 2021年,省林业局发布了《浙江省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汇编》,制定出台《浙江省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省农业农村厅完成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指导丽水市创建“华东药用植物园”。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加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对接,强化追溯管理,提高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一步,省林业局将实施林下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质地优良的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加快林下药用植物、珍贵食用菌新优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和推广。同时,会同省市场监管局,推进“浙食链”系统在食用林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应用,加快制(修)订林下经济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省级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规模经营主体按规定将产品录入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积极开展产地质量检测和合格证管理。 四、关于鼓励农户加大黄精种植密度的建议 黄精种植密度决定了单位林地面积黄精的产量和质量。为确保黄精产量和品质,省林业局会同省市场监管局于2017年12月联合公布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087-2017 多花黄精生产技术规程》,规程中明确在郁闭度0.5-0.6、坡度≦25°的林分中,黄精的种植密度为6株-11株/m2。原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10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762-2016 毛竹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规程》中明确了毛竹林下多花黄精初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1.8万株。栽植3年后,通过多花黄精成熟种子自然脱落后萌发或块茎采收时剥下幼嫩块茎栽植,使多花黄精经营密度提高到每公顷2.25万株-3.75万株。下一步,省林业局将加强黄精种植技术的指导与培训,建立林业科技人员“四联”帮扶机制,帮助农户分析黄精种植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实现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五、关于注重黄精种植地的选择的建议 林下种植黄精受到光照、坡向、坡度、郁闭度和土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087-2017多花黄精生产技术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762-2016 毛竹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规程》,林下种植黄精宜选择海拔1000m以下,生长良好、郁闭度0.5-0.6、坡度≦25°的杉木、锥栗、毛竹等林分。林分郁闭度过大,黄精的光合作用时间太短,将严重影响黄精的产量。当然,林分郁闭度过小的林分,若不是中幼龄林,那必是立地条件差的低效林,也不适合林下黄精种植。提高黄精产量还必须选择适合林下种植的土壤条件,尽可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土壤要求宜选择疏松、肥沃、杂灌木少,近水源,阴坡或半阴坡的黄壤、红壤地块。这样的林地,黄精生长快、产量高。整地前,应先清理林地上的枯枝,去除杂草、灌木、藤本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以确保黄精品质和质量安全。 感谢您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省林业局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处 何祯 联系电话:0571-87399187 浙江省林业局 2022年6月22日
|